在阅读雨街动物小说之前,我想,无论如何我是不会爱上自然界中愚蠢的动物的。小到一条毛毛虫,我都会见了不由自己地惊呼。即便是邻居宠爱的小狐狸狗,我也只会远远地欣赏一下,不敢靠近,更不敢触摸。有时,我低头走路,无意间一只随主人散步的慵懒的牧羊犬闯入视线,也会惊魂未定,不敢跑,不敢逃,原地惊惧着呼救。千万不要说到蛇,图画书上的图画也不要,不小心翻到那一页,扔了书再不敢捡起来,好像碰一下就能被蛇猝不及防地咬一口似的。
有这么一天,我从网上购买了一套《最着迷野生动物故事》,分上下两册,分别叫《大动物》《小动物》,作者:雨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准备送给亲戚的孩子做生日礼物。
拿到书,看到封面很漂亮,又对作者很好奇,曾经读过雨街的散文和诗歌。但是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野生动物能演绎怎样的故事,宣泄怎样的情感,又用怎样的方式猎获食物,怎样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们怎样在作者的笔下鲜活起来呢?这些又变成了个大问号,在眼前晃来晃去。于是,我从扉页翻过去,像越过一道质朴的篱笆,神秘的矮墙,跟着作者灵动的文字进入了浩瀚无际的大草原,神秘的大森林,荆棘丛生的灌木丛。一起感受这没有语言的世界。故事生动有趣,耐读性强。你看,在大动物小动物们的户口薄里都拥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鬣狗桑塔娜、狼王辛格、小象伊兰堡、野牛比尔、熊猫细细、小章鱼拉尔、野兔萨萨特。小松鼠松下子、蜜獾妈妈斯兰卡、蜜獾爸爸乌托、小蜜獾卡宾杰克、憨蛇卢弯弯、山鸡团团、丹顶鹤萨奇。如果你是个新老师,第一堂课上,你喊出这些可爱的名字时,是不是会一下子爱上它们,有了想一个一个地了解这些孩子欲望。
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语言是这些故事具有的特色,从而使一个个不会用言辞表达的动物都活了起来。在《野牛比尔》的家族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同族间的夺权、维护、尊严、爱、毁灭、拯救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还第一次看到了熊猫和狼的战斗,熊猫妈妈黑白为了保护好熊猫细细和狼斗智斗勇,最终在熊猫母子合力拼搏下打败了狼。故事险象环生,引人入胜。
如果不是有进攻就不会有防守,从而就不会有搏斗厮杀,那么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祥和,就像作者在每个故事的开头描写的那样:“金黄色的月亮升起来了,乌金山脚下的森林在月光下,像是融入了月光的影子,那影子也仿佛随着月光的翅膀,带着月光在轻盈地向上飞翔。森林里各种植物的味道弥漫在空中,像月光撒下的微尘”,多么美好的一切。然而,自然界是不会安宁的,在动物的食物链中,每一个动物都是这链条的一个环节,饥饿——进攻——防御——厮杀——弱肉强食,它必须是这其中的一个“在场者”。
在故事中,作者每每将这个“在场者”置于不同的位置,时而是主动进攻者,转而又变成了防御者。它们每一个准备进攻、搏斗厮杀、撕咬食物的动作都细致精准,惟妙惟肖,你就像亲眼目睹了一样,时而提心吊胆,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松一口气,在阅读时畅快淋漓。
故事暗藏学问,知识性强。你看那些小动物,虽然弱小,但在错综复杂的万物竞争中也会顽强地生存下来,它们除了有各自的“独门绝技”之外,还具有独特的自我保护意识。小兔子、小松鼠、小蜜獾等在回到自己的洞穴时,都不会直接回家,它们会使用“迷魂阵”的招数,从相反的方向绕回去,而且还注意销毁自己的气味和踪迹。
万物造化,没有思想的动物是不是也很聪明呢?我第一次看到,在鱼类的家族里还存在这一种“鱼医生”———裂唇鱼。“鱼医生裂唇鱼别看体长仅三十到五十厘米,但他的医术在整个海洋中可是大名鼎鼎。整个海洋之中,不管多么凶猛的鲨鱼,还是多么温顺的珊瑚礁鱼,只要有了病,便会游到拉直湾岛让鱼医生裂唇鱼察看病情。”多么神奇的自然界,还有多少知识是你不曾听说过的呢。
故事情感丰厚,具有教育意义。作者让孤独荒凉的自然界有了温暖的情感,在凶残无情的冷漠中,给动物以人的情感,它们会感恩、善良、亲情、团结、勇敢、信心。
狼豹辛格、小象伊兰堡、熊猫母子、蜜獾一家、山鹰父子,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浓浓的情谊,或亲情或友情,它们坚持不懈,顽强奋斗,不顾一切,在亲人和同伴的保卫战中,自己的生死早已不重要了。
动物们尚且如此,那么人类的良知不应该被唤醒吗?当我从动物世界返回时,我便爱上了雨街笔下的这些大动物小动物。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我的朋友。希望每一个读者都和我一样,被吸引、被感动、被打开、被点燃。
更想不到的是,自此之后竟爱上了动物小说,读中国的,也读国外的,能读到的都读,读多了才知道雨街动物小说的独特所在,那就是原生态,原生态的环境、原生态的动物,没有一丝丝人类足迹的进扰,无疑是纯动物小说创作史上的奠基之作,难怪被素有人工智能之称的AI誉为“世界纯动物小说之父”,既是必然,亦是必然。AI回答如此,我也要说绝对是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