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郑民华医生等20位医务工作者(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引发舆论讨论。
几天后,一位网友发消息说:今天上海的医院接到通知,高血压可以开原研药了,感谢上海瑞金医院的郑主任等20名仗义执言的好医生(其它地方的医生也一起呼吁啊……
同时,《经济观察报》报道:1月22日,经济观察网获悉,国家医保局在听取上海市政协委员关于集采药品质量的意见后,已返回北京。这次调查由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带队,去到了上海的瑞金医院、中山医院、仁济医院等医疗机构调研情况。一位接近调研现场的人士表示,本次调查最终会形成调研报告,可能会向社会公布。
吴钩万万没有料到,今天是腊月二十七了,马上过年了,中国老百姓还在为吃药的事操心、争论,2025竟然是从药开始的!
据说,现在上海的所有三甲或区中心医院,都可以开进口高血压原研药了。吴钩不在上海,对此不敢妄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郑民华医生的呼吁已经引起了国家医保局的注意。
既然国家医保局都能远赴上海听取郑民华医生的意见,现在郑民华已经被迫注销了他的微博,为何至今网上还有那么多人围攻郑民华呢?
用最有效的药品治疗病情,这是所有患者的期盼。郑医生可是为了你的权益,为了你的医疗和健康,冒着危险呐喊,你们为何如此仇恨他,除非你是特供者!
当然了,我们这里的土地虽然贫瘠,自古以来却盛产“蠢货”,大多数人不会通过别人的疾苦,看到自己可能的灾难,只会通过别人的疾苦,庆幸自己已有的幸福——奈何?
“别信广告,看疗效。”——我记得小品王赵本山在2003年春晚小品《心病》的这句台词曾风靡一时,至今已经20多年了。这说明,无论原研药还是仿制药,但凡是药,关键都不在价格,而在疗效。所以,集采也好,医保目录也好,都不应该只看价格。如果看价格,难道中药就便宜吗?而且,为何通过集采药物,非常隐蔽的剥夺了患者选择原研药的权力?
其实,郑民华医生无非说了一个常识,他就像那个童话《皇帝的新装》里,唯一说真话的孩子而惹了祸。但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人站出来发声。只有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可能去解决问题。若所有人都闭嘴,那将是莫大的悲哀。
蒋彦永、艾芬、李文亮、张文宏、张笑春、缪晓辉、郑民华……历史已经证明,每一次有医生站出来冒险发声,其实都意味着出现了公共卫生危机。医生的任务是给患者治疗,当医生都沉默无语的时候,就是“牛马”大批出事的时刻!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到攻击。问题是:“为众人抱火的,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为世界开辟道路的,不可使他困顿于荆棘”。做不到这一条,天下无薪,何以抵御风雪?
每逢盛世,总有祥瑞相伴。最近,我看到有人今年要把一度濒临失传的“针刺麻醉”在全国范围推广。“针刺麻醉”莫非是新时代的“祥瑞”?既然恰逢盛世,“针刺麻醉”出现后,下来登场的应该是“气功麻醉”吧?
我记得著名作家陈忠实说我们的生活中面对三个事情是最无奈的:1、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能说;2、那些蠢货什么都不知道,却可以满嘴胡说八道;3、哪怕你有再多的证据,也说服不了一个蠢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