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84|评论: 2

[即时新闻] 中国电信涉嫌欺诈消费者!

[复制链接]

近日,张先生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烈面镇电信营业厅的遭遇引发了广泛关注。2022年11月16日,张先生在办理宽带业务时,被业务员推荐了一个看似优惠的套餐:存960元送960元,承诺两年内每月返还40元,直至两年期满。出于对中国电信的信任,张先生毫不犹豫地办理了该套餐。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张先生的意料。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详细查询这笔款项的返还情况。直到最近,张先生通过支付软件查询才发现,实际返还的钱款与他当初存入的金额相差甚远。经过仔细核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被“电信诈骗”了,说好的两年退完实际并未兑现,只是退还了部分款项。更令人气愤的是,他原本以为的“存款”业务,竟然被悄然转变成了分期贷款的形式,分24期扣走了他的960元。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张先生愤怒地质问:“当时销售说的是存款,怎么就变成分期贷款了?”这一疑问不仅代表了张先生个人的愤怒和不解,也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对电信业务推销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导行为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明确规定,未经许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单位犯此类罪的,还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因此,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擅自将存款变为贷款,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而面临法律责任。在进行此类金融活动时,必须确保获得相关的金融监管机构的批准和授权。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信是否在打金融的擦边球?这一疑问无疑悬在了众多消费者的心头。我们呼吁中国电信及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自律,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电信业务时,务必保持警惕,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和协议内容,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20250129233944front2_0_7897072_FgJI8Kabyp-v-o9A85nmqtLOmU27.jpg
20250129233944front2_0_7897072_FkKTSE6tO7grjXAODftF3rM5FMJ1.jpg
20250129233944front2_0_7897072_FruJ2eUoToUrpxljWN85E3y1uBhv.jpg
20250129233944front2_0_7897072_Fh-bFvw_7BEdzg6Z15_7V1_x2LY_.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30 11: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发表于 2025-2-2 00: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