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98|评论: 2

[转帖] 老家农村,正在加速消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年未回,村子的模样丝毫未变,衰败感越发明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2-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直观的印象,便是人更少了。

  儿时的玩伴、众多的亲戚朋友,也都不在村子里生活了。甚至过年的时候,也见不到面了。

  胡同口,只剩下晒太阳的老人。

  年轻人正在逃离农村,年轻人的孩子也到了县城或者更远的城市。

  农村的人口减少,愈来愈严重了。

  1

  2024年,全国总人口比2023年减少139万,已经是连续第三年负增长。

  然而,城镇和乡村的人口分化,更为明显。

  2024年,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43亿人,比上年增加1083万人。

  与此同时,乡村常住人口4.64亿人,比上年减少1222万人。
641

  图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增一减,也让城镇化率来到了67%,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城镇化的高歌猛进,造就了城镇人口每年增长都在2000万上下。而农村的人口每年都能减少1200万左右。

  很多人看着这些宏观数字没什么感觉,但如果你到农村去看一看就能明白。

  多数人都走出乡村外出上学、务工,村子里只剩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

  少了人气的老家农村,也愈发显得衰败。

  甚至,有些农村已经消失。

   641

  1990年,全国村庄数量377.3万个,到了2022年剩下233.2万个,32年时间减少了144万个。

  简单计算一下,平均每天消失的村庄数量已经达到了123个。

  农村人口,在加速流失。

  农村,也正在加速消失。

  2

  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正在变得越来越老。

  2024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而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亿都在农村。

  中国乡村,早先一步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如果我们把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按照城市和农村占比拆分,更能说明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60-64岁年龄段,城市人口占比37%,农村人口占比42%。

  65岁以上的比例分布,更为明显。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占比都在35%以下,而农村占比都在45%以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往城市,越来越多的老人,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年龄大了之后,都常住在农村。

  这在有些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

   64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重庆,65岁以上老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5%以上,早早进入老龄化阶段。

  而浙江、江苏虽然经济发达,但省内城乡之间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农村年轻人也有不少流向城市,使得农村老龄化加剧。

  年轻的城市,衰老的农村。

  这就是当下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如果这一趋势行进到50年后,老人也在变得越来越少,农村怎么办?

  只能不断萎缩,直到消失。

  3

  农村人口的减少,不仅影响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小学。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小学消失5100所,而到了2023年全国范围内超过5600所小学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学校关停的地区,率先倒闭的基本都是乡村学校和民办学校。

  自202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各地撤并乡村小学的步伐明显加快。

  图片

  而没有关停的村小,情况也并不乐观,正在面临生源的青黄不接。

  很多村小都是在勉力维系,一个老师,四五个学生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年级甚至招不到学生。有的乡村学校,竟出现了师生“倒挂”——老师比学生还多,戏称“麻雀学校”。

  送走一批批农村娃的老学校没有等到“反哺”,反而是迎来了关停,农村开始面临“招生荒”。

  在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大量生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学校被撤并成了无奈之举。

  这背后的原因,与乡村和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密不可分,从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便可窥见一斑。农村学校在各方面比不上城镇学校,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换个角度看,农村学校的没落,也从侧面体现了教育的“升值”。

  如今,农村家庭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们在教育投入上毫不吝啬,倾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这种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资源向城市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育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从宏观角度来讲,这对农民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否则在这一波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的孩子可能会严重掉队。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残酷的现实。和一些送孩子进城读书的亲朋交流后,我了解到,即便乡村孩子进了城,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中,他们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教育资源虽然在地域上实现了向城市的转移,但分配并不均衡,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4

  农村人口流向县城、流向中小城市,最终,大城市成为他们最终的去向。

  城镇化没有错,确实是所有发达国家所走过的正确道路。

  而我们67%的城镇化率,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80%还有很大距离,粗算下来将来还有1亿多人将要从农村流向城市。

  未来的农村怎么办?农业怎么办?

  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但从长远的宏观视角看,农村人口的减少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农村人均资源的提升,加以机械化在农业的普及,整个农业的态势会发生质的转变。

  只不过,时间有点久远。

  未来,那些交通便利、资源禀赋强的农村,会活的更好。但那些交通不便、远离大城市、资源贫瘠的农村,或许将被时代淘汰。

  同样的小城市,也将被抛弃。

  城市化的进程无可阻挡。

  只不过在我们的内心里,希望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不想失去精神故乡。

  成年人的世界,果然没有选择。

  趁过年在家的时候,多在老家走走吧。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2-1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探讨一下“逆城镇化”运动?鼓励有意愿、有经济能力的城市老年人回乡村生活、养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