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75|评论: 4

[转帖] 高分红的中国富裕农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杭州的一个村,年底村里给她发3万多块钱
他们一家三口,加起来一年就是10多万
包括广州也有位村民爆料年底分红直接给每人发38万元
注意,是每人近40万
查了下,这是广东海珠区的红卫村
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除震撼,我承认是发自内心地羡慕,
更离谱的这不是个例
很多村的创收能力和分红水平,可能比一部分大中型企业还要高得多
说好了乡村大舞台,有的村却背着家人们翻身做凤凰了
让我们来看看全国都是哪些村在发大钱?
这些钱到底又是从哪里来的?
不得不说,现在很多村的分红真的很夸张,
01
最夸张的就属这个地方
很多地方官方数据还没出,但我粗略统
数据来源:各地公开信息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地,村里分红这件事几乎全国都在搞
尤其广东这个省
几乎是每年全国村里分红的第一
特别突出的2个村,一个是广东旧改第一村猎德村
按当地村民说法,今年的人头股(也就是福利股)平均每人4万元起步
就是啥也不干,只要是这个村的村民就可以拿到这个钱
如果持股多最高一户可拿32万元,这还没算上地股(也就是其他物业收入)、劳动股,加起来会更高
只能说猎德房东的含金量从来不虚
看看年底进账,明年又可以卖力划龙舟了
另一个红卫村,开头提到的将近40万数字就是从这来的,单看人均已经比猎德还要高了
还有康乐村也是每年的流量选手
因为国际纺织城的存在,康乐村人均分红2019年就达到24万
今年数据还没出来,但大概率不会比猎德村低
以及瑶台村、五凤村人均过10万也是比较轻松的
哪怕像广州知识城的莲塘、汤村,佛山的大墩村、莘村等,人均分红也有2千-1万元不等
第二梯队就是浙江
不愧是包邮区,连村里人也让人羡慕
萧山论坛上一位二桥村村民透露,她家人均分红2万
家里六口人,这一年就分了12万块
我算了下月均1万,完全上海白领的薪资水平
而且不只省会杭州,整个浙江的实力都不是盖的
很多地级市的村里分红也在逐年上涨
比如五金之都的永康堰头村,前两天一位本地女士晒出了自己家的分红
去年每人八千,今年直接人均一万,一家三口总计分到了3万块钱
嘉兴市嘉善县的优家村,去年村民分红是1900元/股,今年涨了一百
平均每个人2000元/股
其实广东、浙江还不算意外,毕竟本身就有钱
现在最夸张的是,连意想不到的村子也在集体
很多边远地区都在加入这场分红大战
而且发现按照甘肃、青海的整体经济水平,分红金额竟然不输一些中部大省
比如青海玉树的日澳格村
1月分红大会上总共给村民发了超过31万的现金,人均50
和中部的安徽、河南其实没差太多
不过也有很夸张的,就是辽宁葫芦岛市的四家村
今年是第18年分红宴,现场一共分1880
但归根结底,分多分少并不是要论个高低
我更好奇的是,那些分红多的村,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每人分40万,一个村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在村里想赚钱,主要还是看自己有什么
对于村集体来说,离不开三要素,无外乎:土地、产业、物业
首先就是各位已经有共识的,征地补偿款
这一批手握土地的村里人,也是比较集中靠拆迁致富的人群
当然了也不是哪里的村都有这个机会,主要还是大城市的城中村,比较考验投胎技术
比如广州,2007年开始,城中村改造一直轰轰烈烈地推进
如今的猎德村、琶洲村都吃到了这波最早的红利
再到这几年的红卫村、康乐村...也陆续等来新生。
尤其康乐村,2023年底拆迁后,本就富得流油的村民再次不堪重“富”
当年加上征地分红,据说人均分到50万左右
包括佛山乐从镇的荷村,2024年分红就包含了土地收回补偿款
每人每股可以拿到2.8万元
还有一种,也是基于拆迁后的集体产权物业收入
通过旧改,原本的村集体用地被刷新
做产业也好、建配套也好,土地价值高了,村里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比如上海的红旗村,之前巧克丽丽深度解析过它是怎么被改造的
但改造之后,红旗村走的路子也很值得去说
概括起来叫做:集体经济入股
就是这个村集体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获取中海整个真如境项目的开发收益,
同时红旗村还用征收补偿款回收了一座新建物业:鸿企中心
这个写字楼的收益,会量化给每个村民,如此一来,红旗村就不是拆后回迁这样简单的套路了
而是从村民变成股东
每一个村民也参与了项目的运营,比如鸿企中心在职的有100多人都是原红旗村村民
和广州猎德村一样,这种集体收入是长期、稳定的
目前猎德村所在的“宇宙中心”天河CBD,有一个村集体合作的天德广场
每年经济收益超过1亿元。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发展产业创收
比如著名的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小岗村
以前的集体收入就是广告位招租、品牌运营之类的,利润并不算大
这几年也在发展旅游业、农业加工等,而且做大做强了
去年小岗村景区年接待游客约62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65亿人民币
今年第八年分红,累计超过了2000万元
还有广州江门的奇榜村,坐拥七大产业园区
包括水果批发、五金、建材、花木、商业街,以及地苑、堪坑两个工业区
村民人均一套这样
以及青海玉树的日澳格村
村里直接建了一个消毒洗涤公
和整个自治州34家酒店、宾馆、洗浴中心进行合作,提供一条龙服务
既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工作,又能给集体增加收入
所以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村集体分红模式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需要对这些村分个类
一类就是前面跟各位讨论的城中村
对城市来说比如北上广深,城中村改造是势在必行的
但往往第一步的征地就是天下第一难
入股分红也是在旧改过程中逐渐摸索、并确定下来的一种新型工作方式
最典型的就是上海
过去10多年间,上海市房管局在推动相关城市更新项目中,会写入政策要求
改造后的项目,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入合作单位共同改造的开发模式
句子有点长、也有点绕,但跟前面讨论的红旗村、猎德村是类似的
都是“村民变股民”的模式
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上海蟠龙天地,整体收益分成是
各方收益中,蟠龙村集体享受的是三重收益
除了村民各自的安置房,改造后的销售分红、物业租金收入也是全体村民共享的
在上海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比如闵行早期改造的旗忠村、最近的召稼楼,以及青浦的凤溪村...等
另一类,就是更为普遍概念上的农村
这类农村集体分红的时代高峰应该在2018年-2022年
背后有一个很大的支点,来自2018年的“一号文件”
说实话,之前看到这类宏大的词总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
但今天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年底开始分红,才感受到它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大前提下,各位可以看到全国无论哪个地方,无论经济水平如何
通过进一步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有的农村都在迅速打破原有的乡土逻辑
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些农村,与其说是一个村,不如说是一家股份制的集体经济公司
而村民作为其中一员,可以按股分红
虽然和早期农村合作社类似,但其实有根本不同
如今的村集体不再只围绕土地本身,除了农业活动外,土地上的所有资源、新建物业产业等都可以拿来创收
也不再只局限于一个村的发展,而是多村抱团
尤其一些自然资源条件很好的村,比如杭州的良渚,用村级资金抱团形式把北片八村都带起来
上海的金山区甚至尝试组建百村公司,联合10个镇的124个村集体进行项目投资
这样的农村早已不是我们记忆里的农村了
但却更有活力了
在我的认知里,农村一直都是下沉的代名词
比起县城,它更是年轻人背井离乡也不愿意回去的一片荒芜自留地
相比很多大城市,农村一直有它的局限性
但今天来看也有广阔未知的地方
农村致富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有拆迁,还有更多新的可能
比如猎德村本身位置很好,但拆迁结束之后,村民并不是就和这里无关了
还可以通过入股分红模式,享受城市持续发展带来的红利
也有像良渚这样,通过抱团来共享资源、创造产业,也是共同富裕的一种
趁着春节假期各位如果仔细看,也许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村正和它们一样
变得有工作、有生活,最重要的是有钱拿
也许有天,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不用再背井离乡,父辈扎根的土地也能让年轻人站得住脚
相信那一天的到来应该不会太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2-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农村人

发表于 2025-2-5 16: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为何没有回应本人邀请,来农村享受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养老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5-2-5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生 发表于 2025-2-5 16:05
楼主为何没有回应本人邀请,来农村享受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养老生活?

你那是穷村,如是这些富村会抢破头的。

发表于 2025-2-5 16: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5-2-5 16:08
你那是穷村,如是这些富村会抢破头的。

在你赢学家眼里还有穷村?难道我生活在你描述的米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