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0|评论: 0

[原创] 德意志死亡:恶魔与英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帝国的毁灭》、《行动目标希特勒》观后
   不经意,节日期间居然碰巧接连看了两部都与希特勒有关的电影《帝国的毁灭》、《行动目标希特勒》,而且这两部电影都选取了希特勒临近灭亡的时间段。前者描写希特勒负隅顽抗至最后自杀身亡,后者描写德军内部高官刺杀希特勒未遂失败。
    单独分开看与连在一起看,感觉效果不大一样。连起来看,让人产生更多联想与思考,特别有意思。
   二战末期,希特勒败局已定,穷途末路,无力翻盘。《帝国的毁灭》选取希特勒自杀身亡最后短短十几天一个横断面。
    电影用大量笔触再现了希特勒及死心塌地追随者们顽固到底,不肯投降认输的丑恶群像。从希特勒本人到他的情妇和宣传部长戈培尔等一大帮死党,带着花岗岩般的脑袋,不愿直面战败无路可逃的严峻事实,宁愿自杀也不投降认罪。
   是什么强大的洗脑手段让希特勒和他的追随者看不清历史趋势,非得顽固到底,不肯迷途知返低头认罪?
   如果说希特勒本人狂妄自大,曾经铁蹄横扫欧洲大陆,只差一点就要改写历史,他心中充满不可一世的骄横与霸气,不切实际的高估自己,所以不肯认输,那么他的追随者们,情妇和宣传部长戈培尔等为什么也失去自己独立思考与判断,心甘情愿陪着希特勒殉葬?尤其不可理解的是,戈培尔夫妇竟然丧心病狂的把六个年幼的孩子也作为祭奠品般将其毒死?可见,他们中毒至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毫无一丝人性可言。为什么不止于自己做陪葬,还非得下毒手让六个个孩子也同时成为殉葬品?
   同时,出现在电影镜头里还有第三帝国极端思想对孩子们的毒害。在苏军迫近柏林的硝烟弥漫里,十几岁的孩子不但没有躲避,反倒自诩英雄般操纵笨重的高射炮射杀坦克。当他们得知结果必将战败时,或者请求对方射杀自己,或者最后自己开枪自杀。幼小的心灵不辩是非,盲目效忠纳粹头目,甘愿以年轻的生命作代价。这需要何种毒荼才能做到?
   由此不难看出,希特勒及其追随者,早已把做人的底线全部抛弃。不论是疯狂迫害犹太人还是大举进攻西欧英法以及两线作战同时与苏联开战,说明他们完全丧失理性和人性。在他们眼里,不管敌对一方还是自己人包括年幼的孩子,都是冷冰冰的工具,没有温暖,没有温度。纵然自己死无葬生之地,依然作恶到底!
   他们心里也清楚,战胜一方不会饶恕他们,极有可能死后被鞭尸,所以都采用自杀后焚烧,免遭对手清算。
   整部影片通过希特勒女秘书特露德尔视角,还原希特勒及其追随者末日镜像,有如纪录片一般的冷峻纪实,让银幕下的观众一睹纳粹分子最后的疯狂与残忍,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与此相反的是,在同样描写德国人死亡命运的影片《行动目标希特勒》中,作为曾经是希特勒追随者的军官们,却与希特勒最后的垂死挣扎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也是抱着一死的决心,也是把个人的生命置之度外。不过他们是看透了希特勒反人类罪恶的一面,宁可背着背叛祖国罪名,也要三番五次刺杀希特勒,以求达到阻止希特勒将德国人推向战争泥潭目的。
   以陆军上校施陶芬贝格为首的德国军官们,为了拯救德国,他们密谋一个名为“瓦尔基里”的刺杀计划,本以为计划周密细致,万无一失,最后结果却是希特勒躲过一劫,并没有在德国高级军官刺杀中殒命,反倒是施陶芬贝格一干军人被希特勒枪决。
   影片《行动目标希特勒》细节不用多说,让人感慨的在于与《帝国的毁灭》对比。同样的人种,都是日耳曼人,还都是一个纳粹系统阵营,为什么希特勒及其追随者一条道走到黑,负隅顽抗,不肯投降,“杀身成仁”,而施陶芬贝格们却能迷途知返,幡然醒悟,从而站在希特勒的对立面?
   或许希特勒发动战争之初,由于其蛊惑欺骗,包括施陶芬贝格在内的大部分德国军人和普通民众,都陶醉在希特勒描绘的征服欧洲,唯有日耳曼民族最优秀的美好愿景中,他们因此疯狂为希特勒卖命不知自己不过是十足炮灰,残害他人也伤害自己。但庆幸的是,在一片盲目崇拜的叫嚣声中,为数不少的大大小小的“施陶芬贝格”终于醒悟,进而迅速重新站队,不再为希特勒卖命,最终导致其一再发动刺杀希特勒事件发生。
   尽管多次行刺都以失败告终,但“施陶芬贝格”们的醒悟,无疑表明德意志民族中不乏有识之士,不乏区分狭隘爱国与正义道义者。他们没有被希特勒的蛊惑,像戈培尔等人,不离不弃愚蠢的始终追随希特勒,而是看清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勇敢的反戈一击,明知刺杀行动可能失败以及带来的丧命后果。但他们抱定崇高理想和拯救德国的宏愿,慨然走向死亡。比较之下,《帝国的毁灭》与《行动目标希特勒》中两种德国人,是多么发人深省!如同当下俄罗斯,尽管普京发动侵略战争,得到不少国内民众支持,但反对战争者也不绝于耳,人们走上街头,明确表示反对普京发动的不义之战,这就是俄罗斯的未来,也是人类的光明所在!
   类似的例子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同样有理智的日本人反对战争,只不过没有德国施陶芬贝格突出与典型和广为人知。同样,美国当年与越南的战争,国内也一样反战声不绝,都表明一国之内,当权者的狂妄走火入魔并不代表整个国民意愿。必须有人勇敢的站出来,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藩篱,立足于人类和平良知的高度,唯有如此,世界才会变得美好而充满希望!
   看过同样反映德国人对待纳粹对待战争的两部电影,给人很多启迪与联想。在未来的世界里,如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冥顽不化者,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死无葬身之地,自取灭亡,并遭到世人唾弃。而为捍卫世界和平,敢于与独裁者战争贩子决裂者,哪怕也面临死亡威胁,但他们永远受到后世的尊敬与怀念。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