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营山古代十景
郭玉成
营山,自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朗池县宋代改名为营山县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境内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文物古迹众多,真是个好地方。历代以来,我们的祖先,为了建设营山,美化营山,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许多文人墨客对县境是这样描绘的:“双蓬耸秀,九曲流泉,前拥翠屏琵琶之余音宛在,后排云凤芙蓉之晓日常新。东峙龙宝之雄,俨若天堑;西蹲封窦之险,若倚长城,斯诚据一邑之胜矣”。这种绘声绘色的描绘,是因为县境内明朝时有八景,清朝时又添二景,共有十大优美的景观。他们还写了许多赞美的诗,留在人间。作为营山人,必须热爱营山,你要热爱营山,必须了解营山,认识营山。为使广大读者了解古代十景的来龙去脉和现状,为进一步建设新营山作出贡献,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并深入实地作了调查采访,按景观时间的先后解读如下,供世人鉴赏。
太蓬仙迹
- 景点地址:太蓬乡蓬山村(二村)太蓬山
- 景点概况:群山环抱的太蓬山,山势奇特雄伟,悬崖绝壁,四面凌空,风景绝佳,状似蓬莱仙境。千百年来,山上建有景佛寺大殿,大殿庙宇金碧辉煌,是川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历代香火鼎盛。山上还有许多洞穴,如朝阳洞、穿岩洞、仙马洞、猴儿洞、花园洞、打儿洞等许多名胜。特别是在透明岩绝壁上,有一人迹罕至的石洞,名曰“天子读书台”。传说西晋时期,这里出了一位天子(李特)在此读书,其子李雄后在成都称帝,国号成汉。又据明朝万历版《营山县志·列仙传》云:葛由乘木羊上绥山(即太蓬山)随之者皆得道。绥山即今太蓬山也。
- 景点诗证:清代县知事张玉璘有诗赞曰:“巨镇雄开紫翠重,群峰罗列远朝宗。闲云笼月斜穿洞,卧佛悬崖倒听钟。桃实长留山鬼护,丹成时敕老龙封。年年游客如织,此地风光照席珍。”
芙蓉晓日
- 景点地址:朗池镇芙蓉村芙蓉山
- 景点概况:距县城北面八华里,有一座孤峰,名曰芙蓉山。山上建有芙蓉庙,远近的善男信女前往拜佛,历代香火不绝,县城中小学校师生也长年不断到此春游。清晨,站在山巅观日出,朝霞喷射,县城东路一带光芒万丈,十分壮观。
- 景点诗证:本县清代贡生白玉屏有诗赞曰:“火轮光喷海门红,一朵芙蓉晓望中。扫尽碧烟归岭外,送来紫气满城东。岩峣映日光如拭,绰约凌波画未工。转瞬霞飞云欲上,四周环绕更玲珑。”
- 景点现状:1958年,芙蓉山庙宇拆毁。2010年,县佛教协会集资在山半腰新建佛尔寺,规模宏伟,成为佛教圣地。
云凤呈祥
- 景点地址:县城北面粽子湾云凤山
- 景点概况:云凤山因山恍若云中飞凤故名。该山风景秀丽,满山杜鹃花,馨香四溢,与县城南面的翠屏山遥遥相对,成为城北一大风景亮点。历代以来,众多游人喜登云凤山,欣赏美景并吟诗作画。
- 景点诗证:明代知县王廷稷有诗赞曰:“两翼常存霄汉气,九苞时映彩霞明。篔簹云中峰占凤凰名,千载不飞也不鸣。”
- 景点现状:2012年,县旧城改造时,已将此山夷为平地。拟建成集美食、酒店、购物、娱乐、商住等一体的云凤山综合体。
石牛卧岭
- 景点地址:回龙镇石牛村石牛山
- 景点概况:石牛山高大雄伟,形如卧牛,头朝东,尾朝西。民间传说,远古时代,石牛山一带农业常遭野兽肆虐,有位将军背剑射死了猛兽,石牛横空出世之后,这里风清绿野,仙鹤桃林,一派升平景象。
- 景点诗证:本县清代举人蔡抡科有诗赞曰:“神仙一喝石牛惊,射虎将军石骨平。何似桃林归偃息,竞从苔径卧纵横。风清绿野无鞭策,月过青山有笛声。尔牧何知休梦梦,新来邑宰重春耕。”
- 景点现状:山势如故。2000年,有人在山间种植了桃树、李树、杏树和多种花草,建起了农家乐园数家,春天曾有桃树节,观赏、度假、休息者络绎不绝。
琵琶夕照
- 景点地址:朗池镇夕照村琵琶寨
- 景点概况:山势秀丽,山间绿树成荫,营山至南充的古道环绕山间。传说古时,有一位皇帝路游到此,在夕阳西下时,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琵琶声,十分悦耳动听。皇帝当即叹曰:“此地乃升平景象之兆也。”后人在此半山间写下了约一公尺见方的楷书:“琵琶夕照”四字,作为纪念。
- 景点诗证:本县清代举人蔡抡科有诗赞曰:“落日风回景色幽,琵琶红上万山头。驻来仙驭定闻乐,弹堕阳乌便是秋。半壁斜开青叠嶂,四弦不诉白江州。鲁阳莫怨桑榆晚,尚有钧天梦未收。”
- 景点现状:琵琶夕照四字,至今犹存。
朗池夜月
- 景点地址: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
- 景点概况:旧志载,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割果州相如县置朗池县,以县治临古朗池为名。在县衙大堂后有一椭圆池塘,池水洁如明镜,四周繁花似锦,花园式的风景,吸引着县中绅士、文人墨客,每逢节假日常到此赏景。在晚上,看见天上一个月亮,池中一个月亮,十分独特动人。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知县蒋予藩亲书“古朗池”三字碑文,立于池旁,从此名声大震,传为佳话。
- 景点诗证:本县清代举人蔡抡科有诗赞曰:“明月窥人池上过,池光如镜月如波。流来素壁中天彩,幻出明珠合浦歌。四野桑麻沾溉远,一城灯火笑声多。太清近日无尘滓,不用天河净挽戈。”
- 景点现状:池旁古碑早已散失。2008年,县人民政府新修办公大楼,将此池填平,而今看不见了。
景阳晨钟
- 景点地址:黄渡镇景阳村景阳山
- 景点概况:梁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在景阳山下建景阳郡,以景阳山为名。当时,景阳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座古刹,庙中有一铜钟。每日清晨,庙中和尚敲钟念佛,其钟声县城百姓都能听见。
- 景点诗证:本县举人蔡抡科有诗赞曰:“一杵钟声上界传,景阳山色翠微巅。花开旧苑繁华歇,人在高峰觉悟先。猿寂响腾千岭月,鲸鱼秋洗六朝烟。何当移置明光殿,待漏鸡人报九天。”
- 景点现状: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该村将此铜钟打烂卖了,庙宇也拆毁了,而今山上山下树木成林,又新建钟亭,美景仍在。
翠屏耸秀
- 景点地址:县城南面翠屏山
- 景点概况:山势雄伟壮观,沿山森林繁茂,苔花灼灼,修竹森森,景色十分秀丽,成为城南屏障。山下四周小河环绕,山下有龙王祠、竹林茶园和善堂,历代游客如织,据传清代以前,山上藏有老虎。
- 景点诗证:清代知县张玉璘有诗赞曰:“映日风光照席珍,修竹森森辉锦岫,苔花灼灼散清茵。环城烟火连山树,映日风光照席珍。好景垂堂常对面,看山自不厌官贫。”
- 景点现状:20世纪50年代,山上建起了红军光荣院。80年代后山上建广播电视塔楼、文化馆、体育广场。2008年,新修了翠屏塔楼、老干部活动中心。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游的翠屏公园。
龙马归槽
- 景点地址:丰产乡龙马村龙马庙山下
- 景点概况:龙马庙山下南侧,有一道约宽二丈、长五丈、深八丈的长形深沟,形似马槽。传说古时,从陕西太白山飞来一匹龙马,要飞到营山县城太白山落脚。当龙马飞到龙马庙山上空,见山下一槽,四周水草充足,环境优美,故龙马飞下去不走了,在此深藏。后人为了纪念龙马,在马槽上面山上修起了龙马庙。
- 景点诗证:本县清代举人罗在公有诗赞曰:“河图启圣焕文章,煦气荣光寄一方。石壁层层生瑞霭,天潢井井照雕梁。灵柯香雾埋金埒,喷玉流珠待汉皇。不是沙场争战时,时无伯乐自深藏。”
- 景点现状:马槽形状如故。1958年,龙马庙拆毁。2000年,有人在龙马庙山建果园,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九曲流泉
- 景点地址:朗池镇九曲村九曲庙山下
- 景点概况:县城北面约五华里,有一条小溪,源于法堂乡境内,自北向南经九曲庙山下流入双河口与北门河汇合。沿溪九道弯,曲折弯环,溪水洁如明镜。
(原载《营山文史资料》第四十二辑)
注:此文由郭玉成同志撰写。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