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522|评论: 30

[玄龙门阵] “新型啃老”正在流行,父母毫无察觉,反而以为子女很孝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啃老族”,相信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毕竟艰苦奋斗才是我们国人的主旋律,那种靠父母供养、吃父母老本的行为是非常不光彩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啃老族”不仅越来越多,还衍生出了另一种新型的啃老方式——

什么是“新型啃老”?

啃老,通常是指年轻人依靠父母生活,主要依靠的就是经济方面,简单来说就是“花父母的钱”。

而新型啃老,“啃”的不止是钱,还有生活的各方面:

比如“求学型啃老”:是指一些年轻人在完成学业后(一般指大学)不愿意进入社会工作,然后以考研、考公等理由宅在家里,本该工作养家的年纪却理所应当的享受着学生的自由和舒适,但实际上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假努力罢了。

比如“创业型啃老”:别人创业都是从0开始,新型啃老的年轻人创业则是从父母口袋里拿钱。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下一个“王健林”“马云”“比尔盖茨”,但实际上却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没有经验、没有计划,凭着自己一腔热血横中直撞。至于父母给的钱呢,“反正最后也是给我的,不用还。”

比如“陪伴型啃老”:说好听些是陪伴,实际上却是各种在“薅”父母羊毛。一起住家里,这样房租就省下了,还有人帮着打扫卫生;一起吃饭,这样饭钱就免了,还不用每天考虑吃什么;一起生活,结婚后还能帮着带小孩……

甚至有些人就算有稳定的工作,但仍然需要父母的接济;想要买房买车,却直接向父母伸手要钱的……

如此这些,都是“新型啃老”的典型案例。

也许会有人说,孩子向父母求助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吗?有必要上升到“啃老”的高度吗?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句话用在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上同样合适。

既已成年,且本身有能力,却还要依靠父母,不仅剥夺父母的金钱,还有时间,甚至是精力和自由,这才是“啃老”最不能让人接受的原因。

64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新型啃老”如今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物价,以及下一代的教育费用都高的令人发指,且不断有上涨的趋势,而年轻人的收入水平却与之严重不符。

所以为了维持生活,很多年轻人不得不继续依靠父母的援助和补贴。

2、家庭因素

因为当初的生育政策,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里备受宠爱,长期以往,这使得他们形成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心理,也不会主动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于孩子的宠溺并没有减弱,这也让孩子他们更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的付出和牺牲。

3、个人因素

社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年轻人的消费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早只满足温饱,到如今的重视生活品质,所需要的经济要求也在提升。

但这种生活和他们的收入能力却不匹配,在他们不想努力或是说当下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寻求父母的帮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如何避免孩子啃老?

首先,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观念上改变孩子的想法,从小就要让他们认识到,“啃老”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其次,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我们父母当然不可能说从小就培养孩子赚钱的能力,这里的“独立能力”指的是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这样在进入社会后,我们的孩子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和能力。

此外,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也非常重要。

理财观念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零花钱、压岁钱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可以更好的规划自己经济问题,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除了以上几点,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展示出独立、勤劳、节俭等优秀品质,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接受熏陶和影响。

同时,也要多和孩子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其沟通,给与关爱和理解,在孩子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给与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这些只是几个可能有用的小建议,并不能保证彻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健康、平衡和相互尊重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明白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并且愿意迈出自己的步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2-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90后 00后啃老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25-2-5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啃啃更健康

发表于 2025-2-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分年轻人确实有高不成低不就,不想降低姿态委曲求全从事一份与专业不匹配的工作,导致零收入养不起自己。

发表于 2025-2-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太大,导致企业降薪甚至裁员,打工人经济压力太大,不得不靠父母接济;

发表于 2025-2-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量失业人群,叠加每年有上千万的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倍增,很多年轻人离开学校就面临失业,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就只能回家啃老。

发表于 2025-2-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近年来的啃老一族似乎和传统啃老、靠父母接济来维持生活有所不同

发表于 2025-2-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新型啃老的群体中,年轻人既不工作,也不愿意找父母要钱。

发表于 2025-2-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父母看来,这种新型啃老方式无害,所以任孩子发展。

发表于 2025-2-5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父母还没意识到,新型啃老远比传统啃老更加可怕!

发表于 2025-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躺平很舒适,但是这种内心的舒适很短暂,当你看到身边人开始变得优秀,躺平的结果就是你无限的焦虑。

发表于 2025-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否认,挫折会推倒庇护你的高墙,但是,同样也能让你看见了更广阔的天地,麻烦会摧毁呵护你的温室,却也能让你炼出了松柏般的坚韧。

发表于 2025-2-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切记,苦难从你身上夺走的一切,终究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发表于 2025-2-6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担心这群00后长大怎么得了?

发表于 2025-2-6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不去工作,就在家啃老,肯定有大把时间玩手机,提问题,增加话题,增加和自己交流的人。

太闲了就会无聊,自己又不会充实时间,就找人来陪自己一起无聊。

发表于 2025-2-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啃老族的产生,虽然说有社会原因,但是我觉得从主观上来讲,他们仍然是不愿意面对社会困难,而精神状态比较消极的一类人群,他们的自我生存能力还不够强。因为现在经济条件不像上世纪那么容易了,从前只要你胆子比较大,你就可以创业。但是现在就宏观上经济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让人创业了,而且各大企业对招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说造成了能力和现实要求上的不匹配,就是说,这些啃老族他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说他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他的能力达不到公司给出来的这种要求的岗位,然后造成了失业。一次两次碰壁次数太多,他们就不想再就业了。

发表于 2025-2-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啃老族”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机会,但却选择依赖父母经济支持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有稳定收入,但仍要求父母为其支付高额消费如购房购车,或是完全不贡献家庭收入,甚至带着配偶和子女一起依靠父母生活。

发表于 2025-2-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啃老族的出现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家庭教育中过度溺爱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社会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大也可能使部分年轻人选择逃避现实。此外,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心理状态也是影响其是否成为啃老族的重要因素

发表于 2025-2-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啃老族的态度,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啃老族是不负责任的,他们应该自立更生,承担起成年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啃老族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等,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去解决。

发表于 2025-2-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啃老族再次立法强调年轻人啃老不受法律保护,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啃老”这种“家务事”,如今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规定,道德、亲情、礼教、人伦方面的东西要用法制去约束,血脉相通父母子女亲情要用律法制约,怎么感觉都不是滋味,我们的社会真的就悲哀到了,要用律法来规定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许啃老吗?难道现在的年轻人漠视父母权益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父母子女亲情行为要用律法机械性的规范,道德、亲情成了沉重的话题,孝道的救赎无奈之下要用法律来矫枉过正,法律能否起到改变世道人心,心灵救济孝道作用。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