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春节期间远行外地,遗憾未能看上绵阳科技城这台精彩春晚。但有幸阅读何琴音这篇涉及绵阳春晚的文章,亦从文中感受到这台演出精彩纷呈,虽已谢幕多日,但“曲终人未散”,余韵犹在!
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生动细腻地描绘年节夜韵中师生之遇,折射出这座城市的繁荣胜境和浓浓的岁尾年味。夜色阑珊宛如“天上的街市”,此情此景令人心醉神往。
我笔力有限,在此难以尽情倾诉对这台精彩演出的向往和对这座美丽城市的挚爱,但文中对异国学子与中国老师真诚交流的描述却使人很受触动,颇有感悟:
感动老挝姑娘的质朴纯真。文中这位来华求学的姑娘中文名称杨兰花,她离乡背井来中国留学,追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看完春晚节目,她沉浸于节目的丰富内容和热烈场境,留连在剧院前厅的中国红屏风前,拍照留念。並逐一观赏布展于前厅那些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醉心于羌绣服装,爱不释手。她继而怀抱中国的非遗书籍资料,如获至宝,殷切地向老师请教。师生並肩行走在绚丽的霓虹灯下,顾盼婆娑摇曳的树影花阴,周围飘逸着草的清香、春的气息,勃发着文化的魅力。杨兰花深切感悟中华文明的璀璨与包容,热心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奉献青春活力。透过此作的字里行间,可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洪流气势磅礴,滾滚向前。
钦佩本文作者的高远情怀。本文作者是一位耕耘教坛数十年,培桃育李作奉献的杰出教师;也是一位不负重托,曾远赴老挝国立大学传递友谊,弘扬中华文明的卓越使者。至今仍不懈地传道授业,以身教言教和爱心培育莘莘学子。同时她还辛勤地耕耘于文坛艺苑,在文艺评论领域匠心独运,大显身手。
在这春晚之夜,她与异国学子行走街市,倾心交流,语重心长,传递家与爱的温暖。
中老两国距离遥远,人逢佳节格外思乡,师生在寥廓星空下共同思亲怀远。老师禁不住流露对亡亲的深切缅怀,如此情怀真挚感人……
前贤不乏留遗韵,胜迹更将播远闻。拜读此作,掩卷沉思,多有感慨。喜中华文明继往开来,发扬光大;祝中老友谊与时俱进,源远流长;愿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宏图大展,勃发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