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古代美

试析周发全乡贤三副春联 文/古代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63.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64.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66.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68.png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56.png


正在写作的周发全乡贤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发全乡贤最近给新郎家写的几副婚联

❉龙门联
华灯放彩,吉日良辰偕吉景,
喜烛摇红,新婚大礼迎新人。


✿中堂联
两姓联姻,何用千全求聘礼,
百年好合,优生一对慰双亲。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堂屋(两联)


山美,水美,春光美,新人更美,
    年新,事新,时代新,家业长新。




✿教子孙,克勤克俭,发家是本,
  尊祖训,唯读唯耕,致富为先。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婚房联

山盟海誓夫妻爱,
地厚天高父母恩。


✿厨房联


高厨巧做三鲜美,
妙手能调五味鲜。


✿转角门
儿子完婚家有继,
宾朋贺喜室生辉。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周老审定稿)
试析周发全乡贤三副春联
   文/古代美


      今天(2月6日)上午,读了周发全乡贤的三副对联,不禁为其理念深深折服。这三副对联,实为自况联,也可说成是自勉联,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高远境界,令人感慨万千。德薄者不敢书之,贤少人怎敢挂之。



      提及周老,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周发全,男,汉族,1941 年出生,乃固驿镇花园村七组人士,其身份为农民,拥有初中文化水平。他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老年大学学员、四川省诗词协会会员,亦是邛崃诗词学会会员。别看他只是一介农民,然而通过数十年的勤奋刻苦学习,他所取得的业绩却远超许多人:他乃是诗词方面的行家,楹联领域的高手,还写得一手精妙好字;为了村上老体协的发展,他奉献了近万元以及十多年的辛勤汗水;他还为撰写地方志和家族活动全力以赴,其后被评为乡贤。


      先看堂屋联:“助人为乐天长佑,行善无求福自来,天顺人和”。此联彰显了周乡贤对于助人、行善的崇尚。在他眼中,帮助他人并非为了求得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善举,相信上天自会庇佑,福气也会不请自来。这种纯粹的善意和对天道人心的坚信,实在令人敬仰。它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更是对一种高尚品德的追求。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和功利的社会中,这样的信念宛如一股清流,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再瞧龙门联:“新岁新天祥光永驻勤劳宅,春山春水瑞气长留礼仪家,欢度春节”。这副对联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和吉祥的景象。新的一年,新的气象,祥瑞之光永远照耀着勤劳的宅院,春天的山峦和水流所带来的瑞气长久地留存于注重礼仪的家庭。勤劳和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乡贤将其融入对联之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勤劳能创造财富,礼仪能塑造人格,一个家庭若能兼具这两点,必然幸福美满、和谐安康。


       最后是书房联:“读书写字种花草,听雨观云品酒茶,安居乐业”。此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宁静闲适的氛围。在书房中,读书写字,陶冶情操;栽种花草,亲近自然。倾听雨声,观赏云霞,品味香茶,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能够安居乐业,享受这份宁静与平和,是多少人的梦想。


       周乡贤的这三副对联,既是他个人品德和生活态度的写照,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它们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要秉持善良、勤劳、注重礼仪,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安宁。


    过去,我听老人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祥宅乃德者之居所,名联当贤者之配挂,德不配位,虽居风水宝地也不会有福报。因此,试撰一联表达以上意思,联曰:
    上联:妙风水当由德者驻;
    下联:优对联应是贤达悬。
    横批:名副其实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固驿春秋赋
        文/周发全

       天开阴阳,地献万物,文明古镇,历史悠久。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物华天宝,富庶之乡。汉末建制,信史换马之站:唐设驿站,公文交接之窗。宋立郡县,属依政衙管辖,定固名驿,至今未曾更变。倚丝绸古道,货运滇缅:居临邛要塞,物走印边。聚四方商贾,以和好为贵,纳八方财源,泽被民生。时过境迁,星移斗转,屈指算来,巳逾千年!


     文脉之地,雄才辈出,人杰地灵,风骚各领。戏圣康公,开创变脸绝活:钦安名医,精通表理阴阳。伯高烈士,十二桥碑有记,蓉徽校长,百年桃李成溪。如松先生,政协名医雅望,书农老师,传经解惑育人。慈善基金会,解寒门学子之困境,孝道博物馆,树传统教育之典范。瓦窑山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基地。固驿春台会,列入成都文化非遗。


      忆往昔:春日桃红李白,层林尽染,秋来稻菽飘香,黎庶皆欢。人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山珍海味,尽尝其鲜。风味小吃,家家客满。美酒佳肴,香飘满园。卷洞桥李明轩饭店,环境幽雅:台子坝朱金山面馆,味美汤鲜。宋老八红烧鲢鱼,秘不外传:叶占林牛肉汤锅,可御严寒。烟巷子钵钵鸡,既麻又辣:刘炳生烧鸭子,香酥脆甜。下河街吴黄糕,男女称赞:杨叉口舂糍粑,老少喜欢。天兴店茶坊,逢场必满,刘冬茹酒馆,二更才关。品茗饮酒,尽欢而散。嗟呼:斗转星移,已成云烟。


      看今朝,国开宏运,泽起鲲鹏,古镇俊彦,雅集文馆。以文载道。演艺歌今。有诗云:
村民种植无田赋,农妇梳妆有口红。
小伙出行开宝马,姑娘约会拨联通。


    赞改革之伟业,发时代之强音。钟情于翰墨,抒意于古今。少长咸集,合力齐心。编修镇志,伏案耕耘。弘扬传统,以古鉴今。展古镇之锦绣,记微薄之豪情。文开盛世,情满毛锥,挥毫泼墨,再续征程。一赋既成,再复以诗:
古镇乡情满园幽,
风物长宜信可留。
老街古巷人文地,
涛声入耳意悠悠。

   二0二四年十一月四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