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665|评论: 0

观音岩记(散文) 文/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至川北罗江调元镇,脚下泞水曲折蜿蜒,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在大地之上悠然铺展。两岸青山层峦叠翠,仿佛是大自然最浓郁的颜料,倾泻在这片天地间,将山峦涂抹得苍翠欲滴。阳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斑驳地洒落在山路上,金光闪闪,如同点点星辰落入凡尘。
忽而,眼前豁然开朗,一壁赭红山崖自天际轰然垂落,宛如天工巨匠挥毫泼墨,肆意挥洒在这苍穹之下。那山崖色泽深沉而炽烈,犹如火焰在岩石间跳跃,又似夕阳余晖的凝固,散发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壮美。崖壁之上,沟壑纵横,宛如历史的刻痕,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崖下,江水潺潺,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银链,在青山之间蜿蜒流淌。水声潺潺,如同天籁之音,洗涤着心灵的尘埃。江面上,偶尔有几片落叶随波逐流,更添几分诗意与宁静。石桥横卧于江面之上,三座石拱如彩虹凌空而起,气势恢宏,相传那是观音菩萨足踏的祥云,连接着人间与佛国的神秘通道。石桥上,青苔斑驳,岁月静好,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千年的传说与祈愿。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山林的清新与江水的湿润,让人心旷神怡。阳光、山峦、江水、石桥,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岁月的悠悠流转。
岩名“观音”,始于一场天地震撼、雷霆万钧的启示。乾隆辛酉年的深秋,苍穹如墨,乌云密布,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雨悄然酝酿。山峦间,风声呼啸,仿佛巨兽在低吼,预示着一场巨变即将来临。
突然,天际一道闪电划破黑暗,如同神祇的利剑,直指山腹。紧接着,雷声轰鸣,震耳欲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颤抖。在这电闪雷鸣之间,山崩石裂,巨石翻滚,尘土飞扬,一片混沌。就在这混沌之中,村民们惊愕地发现,峭壁上竟隐约浮现出观音菩萨的身影,慈悲而庄严,仿佛从天而降,普渡众生。
那一刻,天地间仿佛静止了,只有观音的身影在峭壁间熠熠生辉,金光闪闪,照亮了四周的一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味,与雨后的清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生敬畏。村民们纷纷跪倒在地,虔诚地祈祷,感谢菩萨的显灵。
恰逢此时,李调元之父李化楠乡试中举,喜讯传来,乡人们更是笃信这是菩萨赐予的吉祥之兆。于是,他们请来工匠,精心雕琢观音石像,并将其立于峭壁之前,建起庙宇,以“观音”为岩名,世代供奉。
岁月流转,李调元罢官归里,心怀壮志未酬的悲愤与对家族荣耀的眷恋。他重修大殿,每一砖一瓦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情感。大殿内,烛光摇曳,观音石像静静伫立,慈悲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苦难。李调元挥毫泼墨,题下“何年霹雳击铁壁,混沌乾坤突中裂”的诗句,将家族的文运与山岩的灵性紧紧相勾连,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如今,观音岩依旧屹立不倒,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每当雷雨交加之时,那峭壁间的观音身影仿佛又会隐现,慈悲的光芒照亮着每一个虔诚的心灵,让人心生敬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菩萨的慈悲为怀。
沿石阶而上,那十九级台阶被岁月侵蚀,青苔斑驳覆盖,仿佛每一块都是叩问时光的古老琴键,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陆离地洒在石阶上,为这古老的路径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白衣观音矗立于亭龛之中,汉白玉雕琢的身躯高逾三丈,宛如一座巍峨的雪山,散发着不可侵犯的圣洁之气。净瓶斜倚,甘露微滴,仿佛随时准备洒向人间,滋润万物。她的眉目低垂,眼神深邃而温柔,似乎正静静地聆听着世间众生的祈愿与哀愁。微风拂过,白衣轻轻飘动,如同仙子降临凡尘。
江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掠过檐角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与远处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宛如天籁之音,恍若菩萨在低语,诉说着世间的善恶因果。江面上波光粼粼,阳光在水面上跳跃,如同无数颗璀璨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左行数十步,一条石壁长廊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长廊两侧,二十四孝与十三忤逆的浮雕深浅错落,栩栩如生。孝子捧药,孝心感天动地;逆子受罚,恶行昭彰于世。这些浮雕不仅是对千年伦理的深刻诠释,更是匠人心血的结晶。风化处残存的凿痕,如同历史的伤痕,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抚摸着这些冰冷的石壁,仿佛能感受到匠人一刀一刻的艰辛与执着,让人心生敬畏。
四周的山林郁郁葱葱,鸟鸣声此起彼伏,宛如大自然的交响乐。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古老而神圣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最奇者,当属那千手观音,一座宏伟壮观的奇景,傲然屹立于峭壁之上。五丈高的半圆雕像,如同一位从天而降的神祇,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苍生。千臂舒展,宛如盛放的莲瓣,每一根手臂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慈悲。掌心慧眼微睁,闪烁着智慧与洞察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疾苦与悲欢。
日光穿透厚重的云层,从狭窄的云隙中倾泻而下,为这尊雕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金粉残存的指尖,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真的能够触抚人间疾苦,带来无尽的安慰与希望。那些指尖,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最初的纯净与神圣。
岩壁转角处,一汪清澈见底的龙泉井静静地嵌于龙首石雕之下。清泉从龙口汩汩而出,发出悦耳动听的水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井水清澈透明,仿佛能够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与烦恼。乡民传言,饮此井水可祛病延年,因此常有信徒前来取水,祈求健康与平安。
掬一捧井水入口,只觉甘冽沁脾,仿佛一股清凉的力量瞬间涌遍全身。这股清泉,究竟是山泉的本色,还是千年香火浸润的慈悲?无人知晓。但那份纯净与甘甜,却足以让人心生敬畏,仿佛在与一位古老而神圣的存在进行着某种神秘的交流。
四周的山岩粗犷而雄浑,与敦煌飞天般的飘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在这份对比中,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统一。仿佛大自然与人文的力量在这里交汇、融合,共同创造出了这一令人震撼的奇迹。
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只有那汩汩的泉水和偶尔传来的风声,在提醒着人们这并非梦境,而是真实存在的奇迹。千手观音,这座宏伟壮观的雕像,将永远屹立于峭壁之上,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山顶之上,氤氲亭傲然悬于万丈断崖之巅,四周云雾翻腾,如同轻纱曼舞,将这片天地装点得如梦似幻。阳光偶尔穿透云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幽静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凭栏而立,只觉山风呼啸,如万马奔腾,直贯胸臆,令人心旷神怡。
俯瞰而下,泞江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山谷之间,波光粼粼,水声轰鸣,与四周的山峦共同谱写着大自然的壮丽乐章。对岸,李氏宗祠的飞檐翘角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中的楼阁,散发着古朴而庄严的气息。那些飞檐上的雕龙画凤,虽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栩栩如生,仿佛在低语着往昔的辉煌。
想当年,李调元于此地重修庙宇,或许也曾立于这亭中,临风挥毫,将家族“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的荣耀与辉煌,一笔一划地刻入山岩的文脉之中。那些文字,如今虽已斑驳,但仍能依稀辨认,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那段不朽的传奇。
而今,崖下的工匠们仍在夜以继日地凿刻着一尊长达百米的莲卧观音。佛首已初现端倪,慈悲而庄严,那双慧眼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苦难与悲欢。观音的衣袂虚化于石纹之间,随风轻轻摇曳,恰似历史未竟的笔触,等待着后人去续写这段不朽的传奇。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石粉味与泥土的芬芳,每一次锤击都伴随着石屑的飞溅,如同时间的碎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新的光芒。
此情此景,宏大而震撼,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段辉煌的历史,感受那份传承千年的荣耀与信仰。
暮色渐沉,天际最后一抹余晖如同燃烧的火焰,渐渐被深邃的蓝黑色吞噬。山门处,一缕竹琴声悠悠响起,穿透了暮霭,直击人心。盲艺人端坐于古朴的石阶上,手中道筒击打着节奏,苍凉而悠远的唱词随风飘散,与江面上翻滚的波涛相互交织,仿佛能穿越时空:“瓦者三九数,名第也……”那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沧桑,回荡在山谷之间,与岩壁上吴白崖镌刻的“白崖仙合”四个大字遥相呼应,熠熠生辉。
四周,群山巍峨,层峦叠嶂,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一幅壮丽画卷。岩壁陡峭,如刀削斧劈,裂缝间隐隐透出佛光,神秘莫测。流水从山间潺潺而下,绕过岩石,穿过林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大自然的乐章,与盲艺人的竹琴声合奏出一曲天籁之音。
观音岩,这座屹立于蜀地脊梁之上的奇石,仿佛是大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它不语,却以裂壁藏佛的奇崛、摩崖劝善的深邃,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石壁上,一道道刻痕仿佛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智慧。岩下的江水滔滔,波光粼粼,倒映着天空的星辰与山间的灯火,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将罗江的山水灵气与人文风骨,凝成了一枚永恒的印记,镶嵌在蜀地的大地之上。
此刻,站在观音岩前,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古老而又神秘的力量,从岩石的缝隙中渗透出来,涌入心田。那力量,既宏大又震撼,让人心生敬畏,又充满向往。四周的一切都变得如此清晰而生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只留下那竹琴声、江水声、风声,以及内心深处那份对美好与崇高的追求,共同编织着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