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生 发表于 2025-6-12 23:01
[qf_video w=720 h=1280 poster=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612230153front2_1_311275_lgLLjkvm ...
英国《经济学人》11月23日刊文指出,中国药企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数量与国际合作方面迅速崛起,凭借快速迭代、成本低、临床资源丰富以及“跟随式创新到首创式创新”转型,建立领先优势。尽管美国希望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实际上,美国制造商和患者可能反而会越来越依赖中国。
继美国之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开发国,其企业去年开展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临床试验,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5%。中国在癌症等关键研究领域也正快速发展。投资者已经注意到,今年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股价上涨了110%,是美国同行的三倍多。
在过去大部分世纪里,新药发现一直由西方企业主导,即通常被统称为大药企的公司。如今格局已变。这些公司正面临历史上最陡峭的“专利悬崖”:未来六年预计可创造逾3000亿美元收入的药物,将在2030年前失去专利保护。为填补空缺,欧美大型药企正全球搜寻潜力药物分子,而越来越多的发现来自中国。
可是,这一时机却十分尴尬。
毕竟美国希望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政府担心中国对活性药物成分的“卡脖子”。
《纽约时报》10月援引一份最新发布的调查研究,再次揭露美国在制药流程初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之深:近700种美国原料药至少有一种化学原料完全依赖中国供应。研究机构彭博行业研究估计,全球有160种新型减肥药正在研发中,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但另一边,在新一代药物的研发方面,美国的制药商以及美国患者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中国的创新,而不是减少依据。
今年5月,美国最大药企辉瑞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三生国健达成协议,若后者一款实验性抗癌药物获得批准,辉瑞将支付12.5亿美元费用,获得该药物在中国境外的生产和销售权。
次月,英国的葛兰素史克与中国恒瑞达成5亿美元合作协议,获得一款肺病治疗药物的权益,并获得购买另外11款药物的选择权,这些药物未来总价值可能高达120亿美元。
这类交易已不再是例外。今年上半年,大药企签署的全球许可协议中,近三分之一是与中国企业达成的,这一比例是2021年的四倍。
2019年11月,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百济神州成为首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癌症药物批准的中国本土公司。之后更多获批随之而来。而行业真正的高光时刻出现在去年9月:一家名为康方生物的小型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肺癌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超越默克的“药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