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916|评论: 1

新邛崃 《临邛八景今何在》之“崃岭朝云”

[复制链接]

文/许龙 高祥君 唐文栋  图/袁国川 高祥君
       崃岭中的“崃“,一般指邛崃山。“崃”和“岭”并在一起使用,应该指邛崃山脉。   
       百度网上查“邛崃山脉“,得到这样的回答:“邛崃山脉,位于四川省西部。南北绵延约250公里, 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线和农业界线。邛崃山脉为四川盆地都江堰至天全一线以西山地的总称。”
       据唐代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第三十二卷载文,荥经“邛崃山,在县西五十里,本名邛笮山、故笮人界也。”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卷四也指出,“按汉书《地理志》严道县邛崃山在今雅州,非此山也。或混为一谈”。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邛崃山的位置不光在今邛崃境内,邛崃的山只是邛崃山脉的一部分,即山脉的南延末端。但是我们不能强求古人有这样全面的地理知识,他们认为家乡的山是邛崃山,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据清康熙《直隶邛州志·古迹》第二卷条目载,临邛八景之一的“崃岭朝云,在州治南八里,即邛崃山,春夏常有云气”。清嘉庆《直隶邛州志》卷之四也明确“崃岭朝云,州南八里”。两部旧志都指出“崃岭朝云”中的“崃岭”,是州境内的山脉。   
       民国《邛崃县志》记载得更请楚:“邛崃山自邛过笮。北来之山,至临邛之南五里而尽。地名土地坡者,即邛崃山之山麓。”由此我们得知“崃岭朝云”中的崃岭,古人指的就是今邛崃城南文笔山一带的山。包括文笔山在内的五面山,不过是成都平原与大邛崃山脉之间过渡的丘陵地段小山包包,均为大邛崃山脉的余脉尾端。距邛崃城区最近的应是民国《邛崃县志》指出的“地名土地坡者,即是邛崃山之山麓”,而土地坡上面即是文笔山。我们顺着土地坡登上葱茏如黛的文笔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巍屹立的文笔山塔,塔下苍翠林竹丛中掩藏着古名梦花庵的寺庙。
       我们回到文笔山山下终年碧波涛涛的宽阔南河对岸,恰好那天天气好,脚下哗哗流淌的南河水与对面林木掩映的文笔山、塔、庙共同呈现出的美景画图,仍让我们感概无限。试想春秋之季雨后天睛的早晨,古时候站在州城外南河岸边,一定能望到青山如黛的文笔山云雾弥漫,随着太阳慢慢升起,缠在山间的云雾在不断变幻的曦阳照耀下渐渐散开,或为云朵,或成片片云,变化多端,姿态万千,与脚下闪闪粼光、四起渔歌的南河共同绘出“崃岭朝云”的美丽画卷来。
       但也有人认为,“崃岭朝云”胜景应该出现在与迴澜塔隔河相对的五面山。笔者认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文笔山本来就是五面山的一部分。从南河老南桥北到迴澜塔旁站在南河岸边观看对面的巍巍群山,由于古时多雨水,夜里一阵“巴山夜雨”之后,早上南河对面的青山均会云雾缭绕,出现“崃岭朝云”的壮观。
       清代邛州诗人熊维芳在游览南河之后,曾写了一首《崃岭朝云》诗:“晓报鸡声曙色遥,云从崃岭出今朝。忠臣早叱无边驭,星使先催顶上轺。百丈山高通鸟道,九迥坂折现虹桥。青旗面面晨光焕,捷步仙梯第一条。”  
       可惜随着时代变迁,气候变化,南河河水渐少,云雾缭绕的现象也少了,我们不妨扩大范围,将邛崃南部、西部的群山及其多姿多彩风光,特别是太和的云海,远处经常露脸的大雪山云遮雾饶等景观,都纳入“邛崃新八景”之“崃岭朝云”的范畴,更好地展现邛崃绝佳的自然风光。 (本文国画作品由叶建明提供)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mW67WIMOF07jfNuQ2Al5xjuEKLj.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gFrPOHSwWcXTkz9NGsQvGF9ErMP.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u-EJJnDZdkMVIevD2JyAO9x_RlK.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iKpZCbhk2ALC5UricVSbpoIWUBD.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nrZBrxoHTfDlPC5N-A98PS2eBD0.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h4H1nELoCcYG8Zk1iIfgtvPVbLM.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mfY8Sx8XcYiwrDlHQZl7EL9OAc6.jpg
20250211090230front2_0_7417959_Fq_9U7PBbSYNKjso9ilVCa2nRsQ5.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ry9YITnZ1ZtYkPtrRsnflnaCYBb.jpg
20250211090229front2_0_7417959_FtCpjy5ZnqEBtbUlr7ZAypmT-f3m.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2-11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2-11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邛:秦始皇建县时,以临近邛崃大山(今称邛崃山脉)为名。邛崃山脉约呈魚钩形如图。          u=2760270376,1362189975&fm=202&src=781&ernie_sim_online&mola=new&crop=.jpg
       其中:钩背以西为康藏地区;钩曲内为蒙山支脉的名山县;钩曲以东为蔡山支脉的蒲江县;
弯钩以北的左边为西岭雪山,即邛崃地方处处能见的《崃岭朝云》景观;弯钩以北的右边为大邑雾中山。
       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84p:“古临邛之南百里而遥有三山,中为邛来大山,左为蔡山,右为蒙山。其北百里而遥有二山,左曰雪山,右曰雾山。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