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90|评论: 1

邛崃大熊猫前传---金川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晓得哈,咱们国家那是一代接一代地繁荣昌盛,长久以来的治理教化,早就深入人心了。
以前的各位圣上一脉相承,功劳和德行那是相当高。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乖乖听话的。咱们皇上那是圣明无比,继承大统之后,一心扑在治理国家上头,从早到晚都兢兢业业的。这盛大的德行和伟大的事业,那是一天比一天厉害。功劳和谋略,继承了祖宗的传统,皇上的恩泽,也都落到了老百姓身上。皇上的声威教化所到之处,那些偏远地方,就算是些长相奇特、习俗怪异的人,或者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没得哪个不乖乖归顺的,都跟咱们一起过太平日子。

就说这小小的金川,不过是西南夷的一个小分支,在四川边境陶关外头,跟木坪、沃日、杂谷这些土司的地盘挨到起。本朝顺治九年的时候,他们就归附朝廷了,朝廷还给他们发了演化禅师的印信,让他们管理自己的人。那个莎罗奔呢,最开始是以土司子弟的身份跟着岳钟琪去征讨羊峒,立了功,雍正元年就被封为安抚使,用来分散金川土司的势力。雍正八年,又给他们发了印信号纸,还不收他们的赋税。


金川那个地方,到处都是高山峻岭,春天夏天都还有积雪,跟内地的路都不通。他们就靠着险要的地势修起碉楼,觉得这样就能保住自己。那里头的人,就跟没开化一样,天天打来打去。


跟邛崃大熊猫没啥子区别,根本不能用仁义道德去感化他们,也不能用礼法去约束他们。他们那野性子,根本就驯服不了,经常互相仇杀。虽说表面上尊奉咱们朝廷,但也只是名义上管管而已。


这个莎罗奔,性子更是凶得很,他自己称大金川,把原来的金川土司叫小金川,还欺负其他部族,连自家人都不放过,贪得无厌,周边的部落没得哪个不恨他的。到后来,他越来越嚣张,都快打到咱们边境来了。当时四川的官员就请求要收拾他,好显显咱们朝廷的威风。
皇上呢,觉得蛮夷之间互相攻击,这是他们的本性,没必要大动干戈,就只让大家小心守好边境,别让他们侵犯进来。哪晓得这莎罗奔贪心不足,根本没得悔改的意思,皇上这才不得已,派将领、出兵,去讨伐他,要他认罪。


但皇上度量大得很,啥子都能包容,还想着说不定他们听到风声就害怕了,就会归顺朝廷,接受教化,皇上也不想把他们赶尽杀绝。哪晓得下面的一些臣子,心不齐,有的怕麻烦,就想混日子,有的就坐起看,不管成败,赏罚也不分明,进退也没得章法,白白浪费军饷,还把军队拖得疲惫不堪,啥子成绩都没得。


皇上晓得后,那是气得遭不住,把该罚的都罚了,然后自己果断做决定,想出了绝妙的计策。乾隆十三年十一月癸丑这天,专门选了大学士傅恒去当经略,还挑了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的精兵,再加上京城的天策、神策军,还有期门、羽林军这些,以及盛京、船厂、黑龙江的满洲兵、索伦兵等等,那阵容,就跟猛虎一样威风,一队接一队地出发。粮草堆得像山一样,兵马多得像云一样。



傅恒经略那是一心忠诚,又勇敢又积极,不怕吃苦受累,带着队伍,翻山越岭,很快就到了。到了军营那天,就开始整顿营垒,检查军备,明确号令,一下子,军队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那些贼人些,吓得遭不住,还以为神兵从天而降。这纪律之严,跟以前的主帅完全不能比,一下子就把大熊猫的胆子吓破了。


那个小金川的土司子弟良尔吉,跟着打仗打了好久了,表面上冲在前面,实际上心里头有二心,老是把军营里的消息往外头传。大熊猫就靠着这个,以逸待劳,又有援兵,又能抵抗,咱们的军队就经常吃败仗。这贼人就更嚣张了,仗着有险要的地势,根本不服气。虽然时不时地说要投降,实际上就是想试探主帅,拖一拖咱们的军队,好让他们自己加固营垒,死守到底。


皇上那是圣明得很,早就悄悄下旨要把良尔吉杀了。但张广泗一直袒护他,军营里的那些将领,也都是模棱两可的,你看我,我看你,哪个都不敢动手。傅恒经略一到军营,力排众议,把良尔吉喊到营帐里头,数说他的罪行,然后就把他杀了。那些番人些,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上爬,头都不敢抬。

莎罗奔晓得自己罪大恶极,又没了良尔吉这个内应,晓得自己没活路了,就走投无路,只好投降。他派了好多头目,一天到黑地跑到军营门口,哭兮兮地求情。傅恒经略呢,接到的命令是来打仗的,就只晓得要把大熊猫消灭干净,正准备选个日子,跟大家发誓,一定要把大熊猫的老巢端了,回去向皇上交差。这大熊猫就更慌了,没得办法,就靠着以前岳钟琪对他们的恩情,像金丝猴一样摇尾乞怜,求岳钟琪帮忙传话给傅恒经略。

傅恒经略接到任务后,那是尽心尽力,跑来跑去的,一心为国家着想。不管是山川地形,还是运送粮草的难易,啥子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然后报告给皇上。

皇上那是心地善良,跟天地一样仁慈,晓得这些走投无路的人,也不值得太计较,又想到西边边境连着几年都在打仗,边境的老百姓也该好好安抚一下了。虽然眼看就要成功了,就跟竹子一样,节节都能打通,但要是打仗再拖个十天半月,老百姓就要多受苦受累十天半月。所以皇上多次下旨给傅恒经略,要是大熊猫投降,就赦免他们,不要杀太多人,没必要把武力用到极致。

乾隆十四年二月癸未,傅恒经略接到命令,接受投降。在这之前,岳钟琪答应了莎罗奔,帮他向傅恒经略求情投降。岳钟琪从党坝出发,经过大熊猫的巢穴,莎罗奔就跟着到了大营,带着土司子弟郎卡,还有手下几千人,顶着佛像,拿着经书,又是烧香,又是磕头,发誓一定会遵守约定,永远像金丝猴一样报答朝廷。那话说得是真心诚意,感动得眼泪花都包起了。以前那些心怀鬼胎、反复无常的人,一下子就变好了,改过自新,一点儿奸诈的心思都没得。所以说,皇上的圣德那是啥子地方都能照到,就跟《易经》里说的 “中孚之吉,可格豚鱼” 一样,从古到今都是这个道理,没得错的。


这一仗啊,从出兵到班师回朝,还不到七十天。胜利的消息从军营传到京城,只花了八天八夜。调到四川的大军,才到了一半,就迅速立了大功。出征的士兵也不用再辛苦打仗了,老百姓也不用再运送粮草了。种田的人在地里头高兴得很,走路的人在路上都唱起歌来了。哪里只是金川的人因为保住了性命,感恩皇上的圣明哦,咱们所有的老百姓,哪个不是欢呼雀跃,高兴得遭不住嘛。这都是因为皇上的圣德像天一样宽广,像海一样包容,又听了圣母皇太后的教诲,慈祥又善良,爱护天下的老百姓,才会这样。

三月丙辰,傅恒经略带着军队回到京城。皇上让相关部门仔细查看典礼的规矩,选个好日子去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还给圣母皇太后上了徽号,给立了功的人封爵奖赏。又颁布诏书,大赦天下,给大家都带来好处,大家没得不高兴的。还在太学举行了告成仪式,皇上亲自写了碑文,刻在石头上,好流传下去。

这个时候,大学士张廷玉、来保这些大臣,一起上奏说:“金川平定了,边境也安宁了。我们这些臣子,有幸遇到这么好的时代,亲身经历这么大的喜事,高兴地看到大军凯旋,更佩服皇上的运筹帷幄。从出兵任命将领开始,到班师回朝,所有的决策,都是皇上日夜操劳想出来的。要平息暴乱,靠的都是皇上在宫里的精心谋划。皇上就像把万里山川都放在手掌心里一样,把百年的疆土看得清清楚楚。皇上的谋略,那是比其他人都高明,取胜的办法,完全符合天意。皇上听从圣母皇太后的教诲,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皇上又发了圣旨,安抚那些少数民族,展示了不用武力就能止战的智慧,还有像解开罗网一样的仁慈。这么好的事情,不打仗就取得了胜利,就跟古代舜帝拿着干羽跳舞就彰显了文德一样,还有啥子能比这更好的嘛?收起弓箭,像周朝那样论功行赏,这也莫法再超过了。以前圣祖仁皇帝亲自率领六军,平定了北方沙漠,曾经答应大臣们的请求,编辑了《方略》这本书,他的伟大功业,永远流传。咱们皇上圣明接着圣明,神武的名声传到老远,也应该好好记录下来,写成书,好让天下人都晓得,彰显皇上的旨意。让大家都晓得皇上日夜操劳的辛苦,跟古代的经典一样值得学习,也好让子孙后代永远照着做。”


奏疏呈上去后,皇上谕示说:“我想着这金川这一仗,本来就不是我爱显摆,想炫耀功劳。现在能够胜利班师,多亏了上天和祖宗在暗中保佑,让咱们福气无边。而首辅大臣的忠诚勇敢,将士们的同仇敌忾,也震慑了那些蛮夷,扫清了边境。我不是想自己夸自己的功劳,只是军队打仗,那是国家的大事。这前前后后的经过,要是不详细记录下来,以后就没办法查考了。再说了,圣母皇太后的仁慈教诲,我在这件事上从始至终日夜操劳的谋划,也必须给后代子孙讲清楚,让他们晓得保住江山、建立功业有多不容易,明白不用武力才是真正的武功。就照你们请求的办。” 大臣们接到命令,就开了史馆,开始编纂《平定金川方略》。我们这些人,按照前后用兵的经过,从乾隆十一年十一月到乾隆十四年四月,把皇上的指示、大臣们的奏章,凡是跟军事机密、重要决策有关的,都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只是我们学问太浅,见识又少,还怕写得不好,不能把这伟大的功业展现出万分之一哦。
分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瓦述更平东撒的土百户登朱,在雍正七年归顺朝廷,经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的号纸,但没得印信。他们住的放牧的地方叫瓦述更平东撒 。每年要交五张狐皮,每张狐皮折价五钱银子,总共折合成银子二两五钱,由明正司负责征收,用来供应泰宁协的兵粮。后来登朱死了,他没得儿子,就由他弟弟纳龙交承袭这个职位。
瓦述更平的土百户乐客,也是在雍正七年归顺朝廷,奏请批准授职后,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同样没得印信。住牧的地方叫瓦述更平。每年要交五张狐皮,每张狐皮折银五钱,一共折征银二两五钱,由明正司征收后,兑给泰宁协作兵粮。
瓦述墨科的土百户白马郎结,于雍正七年归诚,经奏请批准授职,领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瓦述墨科。后来他死了,留下的儿子工却单进年纪小,就由他侄儿夺吉单管事。每年要交四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二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瓦述更平长官司的白马七立,在雍正七年归顺,奏请批准授职后,发了一颗长官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是瓦述更平。每年要交二十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总共折征银十两,明正司征收后,供给泰宁协作兵粮。
霍耳章谷安抚司的罗藏侧旺,雍正七年归诚,经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号纸和一颗安抚司印信。住牧地叫霍耳章谷。每年要交贡马四匹,每匹折银十二两,还要交青稞一千五百斗,每斗折银一钱,这两项加起来共折征银一百九十八两,由明正司征收,兑给泰宁协作兵粮。
霍耳甘孜孔撒安抚司的罗定,雍正七年归诚,批准授职后,发了一颗安抚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在甘孜孔撒。每年要交贡马四匹,每匹折银十二两,青稞三百五十斗,每斗折银一钱,还有六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这三项加起来共折征银八十六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科则的土百户朗卡甲,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是科则。每年要交青稞四十斗,每斗折银一钱,共折征银四两,明正司征收后,供给泰宁协作兵粮。
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的朗卡索囊,雍正七年归诚,批准授职后,发了一颗安抚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甘孜麻书。每年要交贡马四匹,每匹折银十二两,青稞二百五十斗,每斗折银一钱,这两项共折征银七十三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革赉的土百户江科,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是革赉,不用交纳税银、粮食和马匹。
束暑的土百户徒巴,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束暑。每年要交三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一两五钱,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束暑的土百户夺日他,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是束暑。每年交四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二两,明正司征收后,兑给泰宁协作兵粮。
霍耳白利长官司的隆布扎什,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颗长官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白利。每年要交贡马一匹,折银十二两,还要交青稞一百斗,每斗折银一钱,这两项共折征银二十二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霍耳咱安抚司的阿旺初中,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颗安抚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霍耳咱。每年要交贡马四匹,每匹折银十二两,青稞八十斗,每斗折银一钱,这两项共折征银五十六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下革赉的土百户防交他,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是下革赉。每年交四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二两,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下革赉的土百户翁布,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下革赉。每年交两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一两,由明正司征收,兑给泰宁协作兵粮。
霍耳图根瞒碟的土百户坑太,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图根瞒碟。每年要交杂粮一百五十斗,每斗折银一钱,还要交贡赋银五两,这两项共折征银二十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霍耳东科的长官司达汉格隆,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颗长官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东科。每年要交五十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二十五两,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叠尔格宣抚司的丹巴七立,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颗宣抚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叠尔格。每年要交贡马十二匹,每匹折银十二两,青稞一千五百斗,每斗折银一钱,狐皮十二张,每张折银五钱,这三项加起来共折征银三百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上格赉的土百户恶乃,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上格赉。每年要交五条牛,每条折银二两,共折征银十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上格赉的土百户拉笼,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是上格赉。每年交两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一两,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上格赉的土百户六姑,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上格赉。每年交一条牛,折征银二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上格赉的土百户曩皆邦,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是上格赉。每年交四条牛,每条折银二两,共折征银八两,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杂谷吗竹卡的土百户洛交七成,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吗竹卡。每年交五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二两五钱,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杂竹卡的土百户巴秃,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杂竹卡。每年交五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二两五钱,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杂竹卡的土百户叶克汪保,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杂竹卡。每年交十张狐皮,每张折银五钱,共折征银五两,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龙坝的土百户达赖七丁,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龙坝。每年交贡马一匹,折征银十二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春科安抚司的工布汪甲和春科副土官曲仲三朱,这两个人都是在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后,各发了一张号纸,其中只有安抚司领了一颗印信。住牧地叫春科。每年要交贡马二匹,每匹折银十二两,青稞三百斗,每斗折银一钱,这两项共折征银五十四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春科高日长官司的印布,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颗长官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春科高日。每年要交贡马一匹,折银十二两,青稞一百五十斗,每斗折银一钱,共折征银二十七两,明正司征收后,供应泰宁协兵食。
瞻对茹长官司的七林平,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颗长官司印信和一张号纸。住牧地叫瞻对茹。每年要交贡赋银二十二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瞻对瓦述峪纳的土百户沙加邦,雍正七年归诚,奏请批准授职,发了一张土百户号纸,没印信。住牧地叫瓦述峪纳。每年要交贡马一匹,折银十二两,青稞一百五十斗,每斗折银一钱,这两项共折征银二十七两,由明正司征收,供应泰宁协兵食。
分享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