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70|评论: 0

逍遥山水间:袁竹的丹青与诗心 (散文) 文/刘念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地多灵秀,山水孕奇才。在巴蜀大地的褶皱中,一位画家以笔墨为舟、以哲学为帆,劈开传统与现代的浪潮,独行于逍遥之境。他名袁竹,号石竹山人,既是逍遥画派的创始人,亦是丹青与文学双栖的跨界行者。他的笔下,既有豹纹斑、牛毛纹皴法的奇崛山水,亦有长篇小说中流淌的玄幻哲思;既是水墨的革新者,亦是文化的布道者。

蜀中山水,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渊薮。袁竹生于德阳,长于斯,浸润于青城之幽、峨眉之秀,却未囿于形似。他观水悟道,以“水为道”的哲学,将《道德经》的玄妙化作笔尖的韵律。墨色淋漓处,是水的柔与刚、虚与实;山石嶙峋间,是豹纹斑的斑驳肌理与牛毛纹的细密交织。他独创的这两大皴法,非为技法炫技,而是以自然之象载道——豹纹如宇宙裂变,牛毛似生命绵延,万物在墨色中生长、交融,最终归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本源。

他的画作,常被称作“水作的道德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袁竹以水墨为媒,将道家的无为、自然、逍遥凝于尺幅之间。观其《圣山仙境》,山峦如云涌,水流似天光,虚实相生间,恍若置身老庄笔下的“逍遥游”;而《菩提》一画,则空灵澄澈,以墨色深浅喻“空即是色”的禅机,令观者心若止水。

在当代画坛,“大红袍”是至高的桂冠。这套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集,专为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制,徐悲鸿、张大千等皆列其中。2022年,袁竹以“逍遥山水”破茧,成为全国仅200余位“大红袍画家”之一,更是德阳首位获此殊荣者。其画集收录222幅代表作,从《金牛古道》的苍茫史诗,到《海阔凭鱼跃》的现代抽象,皆见证了他三十余载的丹青跋涉。

他的创新,不仅在于技法,更在于理念。逍遥画派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旨,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抽象艺术相融,既承魏晋玄学的空灵,又纳当代国际化的视野。正如评论家史峰所言,袁竹的画“突破了艺术的边界,走向关注全人类命运的境界”,其作品被列宾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展览收藏,更在国际拍卖场上屡创高价,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

若说丹青是袁竹的“道场”,文学则是他的“心斋”。2024年,他推出多卷本自传体小说《逍遥山水醉华夏》,以文字续写水墨的玄机。书中,逍遥谷的秘境、八卦阵的玄奥、金牛古道的沧桑,皆与其画作一脉相承。他以小说的笔触,将道家思想、山水美学与个人艺术历程交织,构建出一个虚实相生的玄幻世界。读者既可见其少年时跋涉写生的艰辛,亦能触摸到他对“道法自然”的终极叩问。

文学与绘画的双向滋养,让袁竹的艺术更显丰盈。他曾言:“艺术需要传承,但更需否定与创新。”这种辩证的哲思,既体现在他对传统皴法的颠覆中,也流淌于小说的叙事里。正如黑格尔所言,“否定性是创新的动力”,袁竹以笔为剑,既斩断陈规,又缝合东西,最终成就了“美术与文学双大师”的传奇。

袁竹的逍遥,非避世的遁隐,而是入世的超然。他笔下的山水,是哲学的具象,是心灵的镜像;他的文学,是丹青的延伸,是思想的远行。他坚信,中国文化必将以“中学西渐”之势影响世界,而逍遥画派正是这一浪潮的先行者。正如《易经》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袁竹以变通之笔,书写着传统艺术的现代生命力。

今日,他的画作悬挂于国内外多家艺术殿堂,他的小说发表于数个高端文学平台。然而,他始终自称“丹青后生”,以谦卑之心面对艺术的长河。或许,这正是逍遥的真谛——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以水之柔克万物之刚,以道之简驭万象之繁。

蜀山苍苍,蜀水泱泱。袁竹的逍遥,是笔墨的史诗,亦是文化的预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