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经过贵州时的一些情况 —— 陈昌奉同志谈话记录(1964 年 12 月)
长征经过贵州时的一些情况 —— 陈昌奉同志谈话记录(1964 年 12 月)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贵州省文化局和博物馆请我到贵州来,倒不如说是我自己愿意来的,因为长征时期在贵州经过一次,现在很愿意再来看看。解放后,贵州变化很大,特别是我来,同志们对我很关心,照顾也很周到,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代表山东公安部队及个人对各位首长和同志们表示敬意。
长征开始的情况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长征是从江西苏区开始的。江西苏区建立最早,是 1929 年到 1934 年发展起来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 1931 年 11 月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政府。当时有江西、福建、闽浙、粤赣几个省,有二十多个县,包括江西、福建、广东等的一些部份。人口号称三百万,实际上仅二百多万人,另外敌我交错的地方的农村也属于我们,合计四十多县。赣湘苏区不在内。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我参加红军是 1929 年 7 月,那时红军小得很,仅有三千来人,发展到长征时号称六十万大军,实际军队只有二十多万人,加上地方干部不到三十万。当时的编制有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下辖一、三、五、八、九军团,有少共国际师、国家保卫局、国家保卫局所属两个团即干部团(如现在公安部队),另有红军大学,此外卫生部有二千来人,包括民兵、伤员、护士等。我们跟主席的部队叫中央队,领导人有主席、王稼祥、博古、洛甫。其余的周总理、朱总司令等在总司令部。当时红军装备主要是陆军装备,有迫击炮、轻机关枪、手榴弹、刺刀等。除手榴弹是自制以外,其他都是缴获敌人的。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长征是什么时候起的呢?国民党当时有五百个团,二百多万人,进攻分三路,一路江西,一路走吉安,一路走福建,其他由四面八方包围而来,我们长征时敌人已迫近了我们,红军部队当时分布在石城、兴国等地,长征时各路军出发的时间,我不记得。长征到底从那天算起呢?以主席出发的时间为主,过了赣江算起即 1934 年 10 月 18 号晚。24 号 25 号在江西信丰县打了第一仗,粉碎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然后一、三、九军团转到广东、江西交界的地方南雄,据说第二道封锁线。第三道封锁线在湖南,我们经过时,仗打完了,只见敌人用一些火车拦阻在铁路上当工事。第四道封锁线在湖南南部的兰田、道州。这一道封锁线说也可,不说也可。如果算它,敌人的封锁线则是五道。这里的仗火打得很厉害,伤亡很大。在湖南的湘江也打得很凶,除蒋介石外,还加上广西军阀把守,这就是第四道封锁线。大军渡过湘江,分左、中、右三路进军。过河的夜晚,火把满山遍野,象正月十五玩龙灯那样,十分热闹,等到我们随主席过的时候,已经无事,时间很短,大致 11 月底或 12 月初到湘江河边,这是广西与湖南交界的地方。我们到此即向西全州(离桂林只六七十里)拐弯到一个苗区休息两天(地名我忘记了)。在广西走了一段路又向湖南和贵州黎平,再转黄平过乌江。过了黄平到江界河(属瓮安县),到了瓮安猴场,有这么一个问题:按照红军传统惯例,凡到过年过节,则开庆祝大会,放假改善生活等。我记得到猴场此贵州仅剩下的一个军阀犹国才,也和贵州军阀王家烈、侯之担等一样,完全垮台了。九军团乘胜占领毕节,接着插入云南,占领宣威(榕峰)、会泽(东川),在东川、巧家间渡过金沙江。(页码:182 - 183)
长征经过贵州的具体情况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去云南我们未过安顺,九军团过安顺。我们从贵定过来,在距龙里不远的公路上,打了一仗。那时国民党正从云南运来了许多东西,汽车停在马路上很多。前面有个警卫连的营长报告说,前面发现了敌人,并说明了情况(是二团还是五团记不清了),营长问主席 “怎么办?” 主席说:“坚决打”,营长向连长传达了命令,并嘱咐说:“打完了,能吃的东西,你们就狠狠地吃他一顿,能带走的东西都带上,汽车要彻底破坏。” 仗打完后,我们获得很多东西和弹药,还获得一瓶很好的白药,但是因当时没有破坏汽车的经验,仗打完后我们找到连长向营长报告:说东西很多,都带上了,汽车也彻底破坏了。营长问是怎么破坏的?连长说:我们把汽车的眼睛都打瞎了。再回去看时,前面的汽车都轰隆隆地开走了,从这次后,才取得了破坏汽车的经验(打骑兵也没有经验,进草地吃了个大亏)。以后战士们才知道打汽车要打轮胎,打气缸,我们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汽缸,怎样才使汽缸出气。红军打汽车眼睛这件事,一直当成红军战士们的笑柄,伴随战士们走过雪山和草地,后来还编成歌子。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由仁怀翻过赤水河,由哪里过乌江,记不得了。但是一次,不知道是过乌江还是过赤水河,我们晚上渡河,船是自己摇桨的,船底是尖的,水都快满到船上了,我已经做了浮水的准备(有人插话,只有赤水的船才是尖底)。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主席还对我说:“娄山关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等语。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主席到桐梓与一军团聂荣臻、林彪等谈了话,然后他们走了,我们住下。总司令部到的时候,主席和周总理等见了面谈了话,然后我们走,他们又住下。主席在桐梓住的地方我还记得,是由遵义这面去一进桐梓的几座洋房中的第一座洋房。由桐梓动身,走了三天才到土城,在土城连打仗到过赤水河,约三天。第三天下午过赤水河,主席住在搭浮桥对面的房子里,在这里主席为了准备打仗,曾到后山看地形半天多。到了打仗那天,打到下午一点钟左右,就在后山的半山坡上,主席召集指战员们开会研究,又继续打到黄昏,我们下山过浮桥到扎西去。在扎西开了个临时性的会,那天下大雪,是到贵州后第一次见雪,在扎西回头来,有个地名叫白沙,过了赤水河以后一二天就又回到桐梓。回桐梓后主席仍住在遵义进桐梓方向的第一座洋房子里,也是下午到桐梓。到后国民党飞机来了两三架。主席房中增加了几十部电话机,准备打娄山关,第二天八点钟动身往遵义走,过娄山关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到了遵义,仍到老城,准备到原来的地方去住,但主席说不住了,要继续走。记得到了仁怀主席开玩笑说:“到产酒的地方了,要喝酒的赶快喝”。主席的马夫老于用个长竹筒把中间打通以后装酒,抬着走,就象机关枪,这次数他带的酒最多。那时到仁怀,群众没有怎样走,因此可以大量的买到酒。主席还跟我们谈到为什么茅台酒有名的道理。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过了仁怀后上山,有个小庄,庄后有个树林。我和主席是在第二个小庄休息(三个小庄的中间)。因敌机轰炸村庄着了火,尽管我们大力抢救,火仍未熄灭,结果村庄还是被烧完了。主席在这里亲自参加了救火。走这里过河后,如何返回,我记不清了。总之到仁怀后,个把星期到贵阳。有件事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在贵阳东北面,有一天一个警卫员打洗脸水去给首长洗脸,忽然首长不见了,警卫员急得哭了。我们都骂他是饭桶,首长到前,我便向主席提出来,我说我要走前面去,主席问为什么?我说:“明天就过节,我到前面去,找个大点的房子,多安排点桌凳,以便开会说说话”。我到猴场等主席回来,谁知主席到总司令部开会去了,这次会估计很重要,直到夜间还没有回来,(这次会估计不是遵义会议的预备会,是乌江战役的讨论会)我提着马灯去找,走到半路便碰到主席,我高兴极了,我告诉主席说:屋子找好了,是地主房子,桌椅板凳都有,吃的也好,明天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一天。主席说:你办得很好,但是我们明天不能休息,我们要打过乌江去比过年更高兴。因为乌江那边有王家烈,有候之担这些反动家伙,要打倒他们过新年。到猴场不久,约四点钟时间,主席又出发向乌江边走。在猴场出发我记得是在 1935 年 1 月 1 号,2 号打过乌江(目前记载有关渡乌江的时间有的出入)。我们紧接着到团溪,团溪一天到遵义。在团溪到遵义的路上,我记得主席找了几个俘虏来问话,这几个俘虏中有一个班长,一个排长。主席问:“你们是属于谁的部队,几营几团?” 虏虏答说 “我们是属王家烈的部队,是鸡团鸭团”(鸡、鸭团是代号)主席又问:“你们有工事有乌江都守不住,我们很快打过来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俘虏答:“我们的长官只告诉我们说,红军是老百姓,装备不好不会打仗,又说红军在湖南被打垮了,现在我们亲眼见到红军先生的武器比我们的强,都是‘洋造’,都很整齐,打仗都很勇敢”。又说:“你们没有大炮,没有听见你们放大炮的声音,但我们却看见你们抬着大炮走(指的是迫击炮)。我们长官说你们没有飞机,但是你们红军先生的飞机是无声的,更厉害,不声不响地就到跟前了,还不知道。”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过了乌江经团溪便到遵义。回忆一下再看些参考资料才记起来,资料上说:我们从团溪来,主席在丰乐桥下马等话都不错,但因遵义城目前的房子增多了,不象从前,我不大记得。我只记得走石子路然后走马路。丰乐桥的群众不很多。但是城边的群众却很多。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听说那时走前面的是一军团,我们到遵义时,一军团已到桐梓,一军团有两个师,一个师在桐梓,一个师过桐梓到土城,三军团在遵义南边,五军团在团溪做掩护,与敌人打仗,九军团在娄山关这面,总部在遵义。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遵义会议较紧张,一般的会上午开,最多下午一点结束,但在遵义会议期间,有两夜开到天亮,休息时间很少,中途休息,主席和一些领导人还要碰头研究,往往休息时间还没有休息,又到了下一次开会的时间了。开会时间是由总司令下辖的管理科送饭,往往是两三大盆端来,首长们吃的碗筷是由各自的警卫员准备带去。吃饭时都是首长们自己装饭,只是饭后由各自的警卫员倒碗开水放在桌上便可。首长们的习惯不一样,有的首长用小饭盒装点豆腐乳,豆瓣酱带去;有的首长则装点辣椒菜带去,在吃饭时则互相说:“我请客。”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遵义会议以后,向桐梓出发,这以后毛主席特别忙,每到一个地方电话机少则四部五部,多则十二、三部,许多参谋人员协助接电话,接电话一般都不作答复,只是告诉对方说:叫他等一等。在出发桐梓途中,在娄山关这面有个村庄。主席在此住了一夜。第二天上了娄山关,娄山关很险要,有毛主席的词为证。(页码:183 - 188 )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我那时在遵义病了两天,主席在这个时候去了,所以这件事我不知道,其他材料说的都差不多。 (页码: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