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83|评论: 4

忆前锋区诗人蔡志燕:追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2-18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前锋区诗人蔡志燕:追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


[color=rgba(0, 0, 0, 0.3)]

                                         谢歌说事



         昨(17)日晚间,微信上弹出“前锋文艺”公众号的发文消息提示,打开一看,我惊到了。标题中“蔡志燕散文诗遗作”映入眼帘。啊!简直太不可思议。蔡志燕女士是我在广安最欣赏的一位才女,诗人就这样,走了?

640

        随后,在朋友圈看到多个朋友,都分享了这篇蔡志燕的散文诗。
640

       满含悲痛之情,搜寻记忆中的蔡志燕。她的诗歌以“素雅清丽、意境隽永”著称,作品广泛发表于国内重要文学期刊。代表诗集与单篇作品《雨水辞》入选《诗选刊》2011年度“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以细腻笔触捕捉自然与生命的交织,被誉为“将春雨写成天空的针脚”。最后这篇,她已经看不见的《乡村农家》遗作散文诗,发表于2025年《前锋文艺》首期卷首语。

640 640

       在蔡志燕的笔下,描绘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画卷,语言灵动如“青草上点缀露珠”。《垄上甘泉》获第五届“广安文艺奖”,诗中“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成为地域文化符号,收录于《西北军事文学》《飞天》组诗,探索语言与意象的边界。《星星》诗刊也有多首作品入选“年度诗选”,《诗选刊》2011年女诗人专号重点推荐其作品,由此奠定了她的诗坛地位。

640 640 640 640 640

     《青年作家》刊载蔡志燕的城市题材诗歌,如《地铁站台的钟摆》。她是《广安日报》长期专栏作者,获“第二届川东周末文艺奖”。广安市政府文艺奖,连续三届(第三届至第五届)获奖,作品涵盖乡土抒情与人文关怀。全国文学内刊联展部分诗作通过《汉水文苑》《惠阳文艺》等地方刊物传播,被收录于《全国报刊诗歌诗论选目》。

      蔡志燕的创作不仅限于诗歌,其博客“诗意的栖居”亦成为青年诗人的启蒙园地。青海一位读者曾留言,称其点评“让高原的云有了根”。此外,她的公益献血事迹与诗作中“血脉相通”的隐喻相呼应,进一步丰满了其“诗人与耕者”的公共形象,也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文学影响与遗产。
640 640

     因为读她的诗而相识,算起来,与文友蔡志燕的友情已有快30年了。翻开她的微信,看见一条其家人发出的讣告。我才确信,这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真的走了。在此上传几张与蔡志燕的微信聊天截图,留存于此,以示祭奠。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640

       今晨,雾未散,檐角的铜铃在料峭春寒里低吟。追思的白菊还凝着露水,不,那不是露水,分明是苍天洒下的泪滴。轻轻地,我翻开那本《前锋文艺》,油墨香里,"蔡朵儿"三个字像早春的梨花,在泛黄的纸页上簌簌摇落。这是2025年2月16日的清晨,蔡志燕的遗作《乡村农家》正化作千千万万双湿润的眼睛。

640

      区文联的老宋,总是会记得办公大楼最靠东边的那间办公室。木门虚掩处,总飘着碧潭飘雪的茶香,混着钢笔尖沙沙的絮语,那是"蔡姐改稿子像绣花"。老宋摩挲着2018年那期《前锋文艺》的卷首语,油印的"蔡志燕"三字已有些晕染,"她给新人的退稿信比用稿笺还厚"。那年深秋,当乡村振兴采风团的年轻作家们对着空山发怔时,正是蔡志燕指着炊烟说:"看,那是大地的平仄。"

640 640

      博客"诗意的栖居"还停留在2月14日23:47分。来自青海的读者寄来晒干的金露梅,附言里写着:"十年前您说我的诗像高原的云,现在终于有了根"。

       书架上那本《星星》诗刊2011年专号,她的《雨水辞》旁密密麻麻贴着便签,最新的是某中学文学社的批注:"蔡老师把春雨写成天空的针脚,缝补着冬日的伤口"。

       蔡志燕参加公益献血17年,献血证上的十七朵红梅,在女儿的抽屉里开成永不凋零的春天。2020年冬日的那本特别新——那是母亲退休前最后一次献血。"她总说诗人和耕者血脉相通",女儿望着遗像前未拆封的钢笔礼盒,那是准备送给母亲的五十寿礼物,"现在我才懂,她的诗行里流淌着多少陌生人的心跳"。

640 640 640

      蔡志燕遗作中的前锋区,乡野的春天正在苏醒。一位老农说,蔡老师去年腊月还来量过田埂的宽度,她说“要留着给蒲公英做跑道”,村小的孩子把“春风里嬉戏”的句子抄在黑板报上,粉笔灰落进栽着风信子的矿泉水瓶——那是诗人为他们建的“移动花园”。镇文化站的姑娘哽咽着翻开工作笔记,2024年重阳节那页记着:“蔡老师建议在晒谷场办月光诗会,用稻香垫座”。

        还记得那首《隐居》么?诗人说,年华归隐,你用经书筑巢,在山间梳理翅膀,躲过俗世的尘埃...... 640

       看到这首诗,一位名叫沙言的网友这样评价:其实,说真的,这是我第一次读了一首诗后,主动向作者说,很想给这首诗写点什么。大概是很喜欢很喜欢,因为这种气息让我觉得诗歌依然很安静,很美好,它可以带我去一个在现实中无法抵达的地方。我似乎找到了一种内心里喜欢的声音,找到了一种默默热爱的气质,诵经,修竹,看山泉。如此轻柔,如此美妙,让人读来如禅,如茶,如画,如仙。是的,本来嘛,诗就应该如仙一样地栖息着。这位妙手,偶然得之。

640

      当暮色漫过追思会的窗棂时,不知谁轻声诵起《乡村农家》,“青草上点缀露珠”的字句落地成星,恍若她十七次献出的热血,正在无数人的血管里汩汩流淌。春风穿过新绿的香樟树,摇动檐角铜铃,像她笔下的垄上甘泉,将"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吟成永恒的歌谣。

       诗人已逝,友情长留。追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

       细雨又飘起来了。这绵长的、带着墨香的雨,多像她未写完的诗行,正被整个春天,接力书写......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农家》

           蔡志燕

春日,雨后,与乡村农家相遇。 
草木丰腴,枝叶摇曳轻盈的裙摆,曼歌成舞。青草上点缀露珠,透亮晶莹。 

一望无际的田野,青瓦绿墙的乡村。那犬吠,那鸡鸣,那清洌香甜的垄上甘泉,那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恍然间,一切灵动起来,舒展开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  

远处,是牛背上的孩童,他们在春风里嬉戏。泥土之上,踞守着一座村庄,在乡村振兴的浪潮里不断地泛绿、生长。 
 
一路的田园风光,勾勒成真实的风景。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已落地成真。 
 
春日如此多娇,正所谓,草正绿,雨有痕。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此时,在乡村农家,春风吹,风正轻。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居》


         作者:弈哲果朵(蔡志燕)


         这场雨水,沿着溪流的内心,
         抵达梦的方向。
         怀揣被丢失的名字,
         你只身抵达姓氏的源头,伐木,
         诵经,修竹。看山泉,听
         鸟语。其实~~兰花更应在深处隐居。
         纵使,偶尔有鸟飞过,暮色里,
         那些蜂蝶花姿,
         却不过是内心的点点微澜。
         年华归隐,
         你用经书筑巢,在山间梳理翅膀,躲过俗世的尘埃。

发表于 2025-2-28 21: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年龄不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去世的?估计很多人都想知道,可是作者没有交代。
发表于 2025-3-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菩萨 发表于 2025-2-28 21:15
她年龄不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去世的?估计很多人都想知道,可是作者没有交代。

生病嘛,至于什么病,为尊重逝者,还是不说为好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