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爆料:
石笋街小学新津分校微信公众号名称在2024年2月5日已更改为“成都牧山新城小学”,全新学校校训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中华君子,全球胜任”。
在昨日开学典礼上,学校正式启用了新校名:
有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也是开学前一天才得知学校“换名字”了。
还有的家长表示,没事,校名仅仅是个名头,赖敏校长还在,学校超级稳定,教育教学质量杠杠的、棒棒的,我们相信“成都牧山新城小学”。
也有家长提到,担心学校改名后师资流失、教学质量下降,或与原名校“脱钩”后会不会对娃娃升学造成影响。
另有“准家长”看到消息后认为,就是看有个石笋街小学刚买了那边房子,“现在校名改了,有点不知所措。”此前,新津石笋街小学曾因太火爆学位有限,明确表示无法接收转校生,导致旭辉天府未来城等新购房业主子女无法就近入学。
有业内人士谈到,学校改名这个操作就属于是人家签了合同,校名使用权的时间。
品牌输出
成都的家长朋友对石笋街小学并不陌生。这所小学总部位于金牛区石笋街8号,是金牛区小学三朵金花之一,现为成都市首批名校教育集团龙头学校。
学校有近90年的办学历史。在家长圈中的口碑非常好,有在读家长表示,学校老师抓得比较紧很负责,家长们也很给力,“算是金牛区比较卷的。”
目前小学部在金牛区有4个校区,另有2个联盟校,一个在建新校区。2021年领办了一所中学石笋街初级中学校。
在区外,石笋街教育集团曾向天府新区、新津、崇州、东部新区输出教育资源,开办分校。
新津分校
上文中提到更名的学校正式石笋街教育集团在新津开办的新津校区。
2023年石笋街小学与新津区合作,领办原新津花源新城小学,增挂“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新津分校”校名。该校由石笋街小学本部输出管理团队和师资,并与本部实行一体化管理,共享课程资源。建校初期至今,赖敏任校长,她曾担任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总校长、龙江路小学新津分校校长等职。
天府四小
石笋街小学曾向天府新区输出品牌,领办公立学校——天府第四小学(天府四小),2016年建校,2017年曾迁址至现校区。学校沿用“石笋街小学”的品牌影响力,并借鉴其管理经验。建校初期至2021年3月,由原成都市石笋街小学副校长陈刚(小陈刚)担任校长。2021年学校校长进行更换,由马睿接任,马睿此前在华阳小学和天府四小有任职经历。
目前天府第四小学(天府四小)与石笋街小学目前仍存在领办关系,但合作模式已从早期的“直接派驻管理”发展为“品牌支持与资源共享”的常态化协作模式。
东部新区分校
石笋街小学东部新区分校(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是该校通过政府合作新建的分校,学校于2022年开工建设。该校名直接体现区域归属,但管理模式仍由本部主导,校长及教师团队由本部选派或培养。目前成都市石笋街小学东部新区分校具体开办时间需等待官方进一步通知。
崇州分校
根据2023年1月金牛区与崇州市的签约协议,成都市石笋街小学崇州分校(即原白头镇中心小学校)计划于2024年正式开办,目前尚未有关于学校开学的信息。该校由金牛区石笋街小学领办,定位为公办学校,占地70亩,规划48个班。正式开办后,学校将每年派出包括校长在内的管理团队。
一方面,名校领办能快速提升新校知名度与家长信任度,缩短品牌建设周期,通过输送成熟的管理团队、教研资源等可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缩小区域教育差距。而分校办得好,能进一步巩固名校在家长圈和教育圈的口碑。
校名代表了教育质量的背书,若分校管理或教学质量未达本部标准,可能影响主校声誉。例如,部分家长曾质疑新津分校初期师资是否真正实现“一体化”,尽管官方再三强调有本部教师驻派。
分校过度依赖本部资源可能导致自主发展动力不足。例如,新津分校的美育课程虽由本部名师设计,但家长认为如何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仍需探索。
事实上,近年来成都名校集团下场办学事件并不少见。
比如去年锦江区一水的学校挂上了“七中育才”的校名,高新区几大教育集团下场领办学校等等,谁来领办学校?校名怎么改?让许多家长们都不知所以然。
然而无论校名如何变化,说到底家长认的还是口碑,不是名字;区域发展靠的是产业,不是学校改名。
对家长来说,不必迷信「名校分校」,更应该关注学校课程设置、师资流动数据和毕业生去向。
你怎么看待学校改名?欢迎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