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8|评论: 0

[原创] 体例应一不一——旧话要重提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体例应一不一——旧话要重提之二

说明
   “旧话”。笔者于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学年对这一类问题提出质疑,2024学年。
   “要重提”。是认为没错而不改?是认为虽错但问题小而不改?
   “之二”。上一篇《是不是这个理——旧话要重提之一》

体例差错(3-0.3)
   本文所议的是,“啊”字变音变形的问题。这样的差错共3例(正确答案见破折号后)。

    例1.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走啊”应为“走哇”。(七下《谁是最可爱的人》40页)
    例2.花,有花啊——“花啊”应为“花呀”。(七下《带上她的眼睛》,162页)
    例3.呀,天啊——“天啊”应为“天哪”。(七下《带上她的眼睛》,162页)

   一、“啊”的变音变形。

    “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常受到前一字音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音,书面上常按变音写成“呀、哇、哪”不同的字
    前字的韵母ɑe,i,o,ü——“啊”的发音和写法ɑ→iɑ,呀;
    前字的韵母u,ɑo,ou——“啊”的发音和写法 ɑ→uɑ哇;
    前字的韵尾-n——“啊”的发音和写法 ɑ→nɑ哪;
    前字的韵尾-nɡ——“啊”的发音和写法 ɑ→nɡɑ。
    (《现代汉语词典》2页。笔者把原文表格去掉;重复一些文字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之语焉不详处:
   1.上文“前字的韵尾-nɡ——‘的发音和写法 ɑ→nɡɑ”,没呈现应写之字。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仍写作”。
   2.“zi、ci、si”之“i”,韵母为舌尖元音,与前面引述《现代汉语词典》的“i(舌面元音)相较,多一横线以区别写作“-i”
   “2”之“啊”的发音和写法“ɑ→[zɑ](或ɿɑ)”,仍写作“啊”,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
   “zɑ”之“z”代表浊擦音,跟汉语拼音方案里代表塞擦音的“z”不同。“[ ]”内为国际音标读音,下同。
   3.“zhi、chi、shi、ri”之“i”韵母为舌尖元音,与前面引述《现代汉语词典》的“i(舌面元音)相较,多一横线以区别写作“-i”
   “3”之“啊”的发音和写法“ɑ→[ʅɑ](或rɑ)”,仍写作“啊”,因无相应发音的汉字

   二、“啊”的不变形只变音。
   不变“啊”形,只在读时按规则变音例见人教版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2页起(括号及括号内拼音、文字为笔者所加):

    漓江的水真静啊(nɡɑ,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ɑ,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üɑ,呀),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iɑ,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ouɑ,哇),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n,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严肃文体的“啊”字,一般不变形不变音。

   三、一变俱变,不变俱不。
   本来前述例1之“走啊”可不变形只变音,但同文有两处是变形了的:

    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七下《谁是最可爱的人》,37页)
    是很平常的呀(七下《谁是最可爱的人》,41页)

   例2、例3如是,“花啊”、“天啊”也可不变形只变音,也是同文有一处是变形了的:

    整个世界都在围着我呀(七下《带上她的眼睛》,167页)

   体例应一且须一。于是,就有前述对三例之“应为”。
   当然,这两篇课文也可把所有的句末的ɑ字,都统一为“啊”字的——不变形只变音:也是体例应一且须一。
   2024学年七下《谁是最可爱的人》,37页起:

    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的呀”改为“的啊”。(37页)
    是挺好的小孩儿啊——“儿啊”不变。(39页)
    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洞啊”不变。(40页)
    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走啊”不变。(40页)
    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当啊”不变。。(40页)
    这是很平常的呀——“的呀”改为“的啊”。(41页)

   2024学年七下《带上她的眼睛》,162页起:

    花,有花啊——“花啊”不变。(162页)
    呀,天啊——“天啊”不变。(162页)
    整个世界都在围着我呀——“我呀”改为“我啊”。(167页)

参考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编,《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
   2.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3.侯学超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4.朱景松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第1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年1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