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麦鸡(学名:Vanellus vanellus)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约29-34厘米。它具有细长而稍向前弯的黑色冠羽,形似突出于头顶的角,非常醒目。鼻孔呈线形,位于鼻沟内,鼻沟长度超过嘴长的一半。翅膀呈圆形,跗蹠[zhí]修长,胫下部分也裸露。中趾最长,趾间可能具有蹼或没有蹼,后趾较小或退化。翅膀尖长,第一枚初级飞羽退化,体形狭窄,身材较小;第二枚初级飞羽较第三枚长或等长。三级飞羽特别长。尾巴呈短圆形,有12枚尾羽。它通常栖息在湿地、水塘、水渠、沼泽等地,有时也会远离水域,如农田、旱草地和高原地区。它的食物包括蝗虫、蛙类、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种子等。 凤头麦鸡是一种鸻[héng]科麦鸡属的鸟类,多数是候鸟。每年夏天在中欧、东欧、哈萨克至中国东北一带繁殖,冬天则迁徙到华南、台湾、日本、印度、西亚、法国、伊比利半岛和北非越冬。 凤头麦鸡也被称为北方麦鸡,又名peewit、pewit、tuit、tewit、green plover,或在爱尔兰和英国被称为pyewipe或lapwing。它是麦鸡亚科中的一种鸟类,在温带欧亚大陆广泛分布。 
基本信息 
别名 
田凫 
拉丁学名 
Vanellus vanellus 
分布区域 
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等地 
保护级别 
IUCN标准:近危(NT) 
食性 
杂食性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鸻形目 
科 
鸻科 
属 
麦鸡属 
种 
凤头麦鸡 
主要特征 
体长 
29~34厘米 
体重 
雄性180~265克,雌性180~27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