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剧集)电影剧本2《海丝魂之海胭脂》 原创作者:汤斌斌
片头:沧海遗珠
[黑幕中渐起潮声,星光凝成《汉书·地理志》篆体文字:“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洲”]
[镜头沉入深海,荧光水母群照亮海底《郑和航海图》残卷,片名从珊瑚礁裂隙中浮出]
字幕:本片灵感源于合浦汉墓群碳化稻粒考古发现,及北部湾千年圈水造田非遗技艺。
第一幕 鲛绡耕海(25分钟)
场1-海底龙绡田
[三座火山口喷涌幽蓝火焰,岩浆在《岭表录异》记载的“龙目泉”中凝结成阡陌]
[白海豚族群以《梦溪笔谈》所述“共振术”调节地热,稻穗在无光处绽开胭脂荧光]
白海豚(额间月纹闪动):
“火山心跳过速三刻,速引斜阳岛冷泉入渠!”
[幼豚尾鳍拍击岩壁,激活汉代铜鼓纹样的灌溉暗渠]
注:火山岩层剖面可见宋元海舶陶瓷镶嵌层(参照合浦出土宋龙泉窑残片)。
场2-鲛人星墟
[鲛皇长发缠绕合浦南珠链,指尖划过珍珠星图,穹顶倒映唐代《酉阳杂俎》鲛绡传说]
鲛皇(凝视明代《天工开物》潮田插图):
“陆人称此稻为‘海红香’,却不知它原是我们泣珠所化。”
[水晶窗外,驮稻水母群正组成元代《熬波图》盐田矩阵]
第二幕 潮劫(30分钟)
场3-圈水谣
[九百架竹制翻车咬合转动,结构如北宋《武经总要》霹雳车改良型]
陈守田(教孙插明代《群芳谱》红秧):
“这稻根能饮九分咸水,像我们疍民,骨血里自有三分海魄。”
[特写稻叶渗出盐晶,折射出汉代羽人航海铜灯幻影]
场4-溯潮殇
[白海豚追鲻鱼群误入《赤雅》所述‘阴阳界’水域,潮退突现东汉铜鼓纹龟裂地貌]
白海豚(音波震碎浪花):
“速返!这水温藏着《淮南子》‘地不满东南’之劫!”
[升格镜头:千豚银鳞与金稻绞成梵高《星空》漩涡,泥浆中浮现金代“盐引”陶片]
第三幕 泥塑银河(40分钟)
场5-拆门板
[暴雨将至,村民砸开镌刻“洪武七年”的宗祠坤舆万国屏风]
阿海(用北宋越窑秘色瓷舀水泼豚):
“看它们眼眸!分明是合浦珠池的明月胎贝!”
[俯拍:门板上清代田契浸出甲骨文‘渔’字水印,混入唐代波斯银币绿锈]
场6-乳汁渡
[七旬疍婆割乳混入邢窑白瓷海水,动作如东汉“羽人哺兽”铜盘浮雕]
疍婆(吟唱宋代《稽神录》疍歌):
“《天工开物》说‘珠孕月胎’,今以人乳续海灵罢!”
[月光在泥浆绘出元代《海盐赋》税册纹样,远处明代烽火台燃起求救狼烟]
第四幕 火耕文明(25分钟)
场7-碎珠赠稻
[白海豚衔来沾血稻穗,鲛皇泪化合浦南珠,珠层显露《齐民要术》字痕]
鲛皇(剥落珠层):
“陆人救豚如唐船弃货济灾,且将这‘火耕水耨’之术还赠人间!”
[定海珠爆裂成北宋水运仪象台星图,火山喷发塑造涠洲岛柱状节理]
场8-丝路穗浪
[十年后,白海豚跃过满载红米的宋代福船,船身嵌有波斯银刻海丝路线]
阿海(抚摸明代《顺风相送》星图):
“这稻经九蒸九晒,可比《萍洲可谈》所载更耐风涛!”
[镜头穿越马六甲海峡,红米随爪哇铜钱、大食琉璃盏散落各邦]
片尾:生生之道
[现实镜头组接]
涠洲岛火山岩田埂绽放胭脂稻花(2019年实拍)
2018年被救海豚群携幼崽回游古救援地(央视纪录片素材)
合浦汉墓碳化稻粒在实验室萌发新芽(广西农科院提供影像)
字幕:
“北海‘海丝申遗’93处遗迹中,21处发现耐盐稻植硅体
本片农具形制参照广西民族博物馆藏清代《海错耕织图》”
专业注记
1. 史料体系:
火山农耕参照《岭南丛述》“海中火洲可耕”说
九蒸九晒工艺源自唐代《海药本草》“红海稷制法”
2. 视觉母题:
三色美学:海底青蓝(鲛绡)/陆地赭红(火山泥)/稻穗胭脂
核心道具:北宋水运仪象台星图暗喻文明传承
3. 声画对位:
鲛人古谣融合壮族天琴与波斯乌德琴音阶
火山喷发节奏匹配东汉铜鼓十二芒星韵律
4. 哲学架构:
“门板救豚”对应《周易》“泽中有火”革新卦象
“乳汁渡灵”化用《楚辞》“冯翼惟象”创世隐喻
[技术规格]
格式:Final Draft 12规范,符合好莱坞式分幕结构(建制28'-对抗37'-高潮35'-结局20')
节奏:每15分钟设置情感爆破点(救援戏采用《1917》长镜头设计)
台词:潜文本占比58%,如“九蒸九晒”暗指文明淬炼历程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