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代主旋律创作提供了兼具美学深度与传播效力的范本―――评袁竹作词《石榴红》
作者:李栎
袁竹作词的《石榴红》以其磅礴的文化意象与深邃的民族情感,在参加“词曲中国2025当代百首优秀作品”初赛的5000余首作品中脱颖而出,2025年3日6日又在直播复赛中成功入围总决赛,并获评委、著名作曲家、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音乐总监鹏来;评委、著名词作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音乐生活报》主编、国家一级编审余晋湘的高度认可。这首词以石榴为隐喻核心,串联起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与民族团结的精神内核,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与时代价值。以下从主题意象、文化意蕴、艺术手法及评委评价等角度展开评析。
一、石榴意象:民族凝聚力的诗化表达
歌词以“石榴红”为核心意象,将石榴籽“千房凝玉露,万籽抱玲珑”的紧密相依,升华为“籽籽连心锁,抱紧春与冬”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隐喻与当下国家推动的民族团结主题高度契合,如湖南省“同心石榴红”信息服务平台即以石榴象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成果。歌词通过石榴的生物学特性(多籽共生)与中华文化的“和合”理念相融合,赋予传统意象以现代政治意涵,既呼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线,又延续了古典诗词的比兴传统。
二、时空交织:历史基因与地域文化的交响
歌词以宏大的时空叙事,将三星堆青铜器、都江堰水利工程、川剧变脸、蜀绣等文化遗产,与“驼铃摇醒丝绸路”“红壤藏甲骨”等历史符号交织,构建出跨越千年的文化图谱。这种“地理—历史—艺术”的三维铺陈,既展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如“巴山夜雨涨金樽”),又通过“秦岭分南北”“墨泼昆仑顶”等意象,将地域文化纳入中华文明的整体框架,呼应了龙岩学院“旋律流淌民族情”活动中强调的地域文化与民族认同的融合实践。青铜鼎、茶马古道等元素的融入,更凸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层结构。
三、艺术手法:传统词韵与现代诗性的平衡
在形式上,《石榴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感,如四言句式的凝练(“红霞染霜枝,星斗缀碧空”)与对仗工整的意象对比(“阿嬷采丹霞,阿哥理虬龙”),同时融入现代诗的自由韵律,如桥段部分“朱砂点破山海经,牛毛细勾茶马踪”通过密集的动词与意象叠加,营造出动态的历史画卷。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创作策略,与晋剧评点中强调的“婉转细腻抒情风格与慷慨激昂艺术特色并存”有异曲同工之妙,既保留传统词曲的典雅,又注入当代叙事的活力。
四、评委视角:文化价值与传播潜力的双重认可
评委余晋湘作为国家一级编审,其点评聚焦于歌词的“文化承载力”——将民族符号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情感语言,如“青铜鼎中火,淬炼出新醅正浓”既隐喻文化传承的薪火不息,又暗合“红石榴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办赛理念。作曲家鹏来的认可则基于歌词的音乐适配性: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感(如副歌的递进式重复)与画面感极强的意象(“月出邛海时,红云落杯中”),为旋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词曲共生”的特质,与袁晶创作王菲春晚歌曲时“一小时速成歌词”的灵感迸发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词作者对音乐性的敏锐把握。
五、时代回响:个体叙事与集体记忆的共鸣
歌词尾声“籽粒相拥处,自有长城万里横”将个体命运(如“阿嬷”“阿哥”的劳作)与民族集体记忆(长城、长江)勾连,既呼应了“五十六簇星火燃成琥珀虹”的民族团结愿景,也暗合当下文艺创作中“以小见大”的趋势。如湘妹子袁晶通过“世界赠予我一场病”的个体化表达引发普遍共情,袁竹则以石榴为切入点,将个人对家国的热爱升华为群体精神图腾,展现了当代主旋律作品从“宏大叙事”向“情感共鸣”的转型。
结语
《石榴红》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诗意的语言与精巧的结构,更在于它精准捕捉了时代脉搏——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并行的语境下,以中华文化符号为纽带,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共同体。正如“同心石榴红”平台通过互联网凝聚民族共识,这首词以艺术化的表达,让“石榴籽精神”从政治话语转化为可吟唱的诗篇,为当代主旋律创作提供了兼具美学深度与传播效力的范本。其晋级“词曲中国”总决赛,既是对创作者文化自觉的肯定,亦是对文艺作品社会价值的时代认证。
《石榴红》
作词:袁竹
(主歌1)
赤霞染霜枝 星斗缀碧空
千房凝玉露 万籽抱玲珑
驼铃摇醒丝绸路 红宝石点亮汉唐风
盘根刻九州 裂石绽苍穹
(副歌)
石榴红 映山河一脉同
籽籽连心锁 抱紧春与冬
古树酿琼浆 醉了三千年长梦
月出邛海时 红云落杯中
(主歌2)
红壤藏甲骨 翠叶绣茶踪
阿嬷采丹霞 阿哥理虬龙
三星堆里青铜雨 都江堰上雪水淙
川剧变锦绣 蜀绣化惊鸿
(副歌)
石榴红 照山河万里同
墨泼昆仑顶 笔走永乐钟
青铜鼎中火 淬炼出新醅正浓
秦岭分南北 浩荡自相逢
(桥段)
朱砂点破山海经 牛毛细勾茶马踪
五十六簇星火 燃成琥珀虹
巴山夜雨涨金樽 剑门烟岚入酒盅
饮罢肝胆热 昆仑立胸中
(副歌变奏)
石榴红 漫山河九州同
金沙江头月 照着汉阙松
艺术化春雷 震醒沉睡的玉骢
且待东方白 花开满华穹
(尾声)
籽粒相拥处 自有长城万里横
恰似长江浪 千溪汇峥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