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44|评论: 1

李旭葵/ 鸡公车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3-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鸡公车
                                                                          李旭葵

    现代化运输工具日新月异.鸡公车已进了历史博物馆。上高中的女儿有一天,忽然奇怪地问我:“什么叫鸡公车?”
    这个简单的问题.无意间碰撞了我记忆库储存的苦涩。从已经作古的父亲生前的谈吐里断断续续地知道,在乡村里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爷爷.实在活不下去了、才狠心地用鸡公车在“叽咕,叽咕!”声中把刚满10岁的父亲推进了小县城给人当学徒,去求得一碗饭吃。爷爷与父亲一生与鸡公车可谓“至交”。炎炎夏日,寒冬雪飞,为了生活,他们推着鸡公车奔波,或载农粪.或载柴革,或运肥猪,或运粮食.艰难地挣扎在坎坷道上。那吱呀吱呀的声音,如泣如诉。
      鸡公车.又叫独轮车。在往昔贫穷、落后的年代.是四川各地特别是川西垻子农家户的重要运输工具。它用木料做成.包括一个车轮也是由坚硬的厚木板做的。两根车杠和前面的一个木轮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人站立在车轮后的中间双手紧握车杠,两车杠间扣一背带,绕过推车者的颈脖.靠人的向前倾斜的膊力.用力学杠杆原理,推着向前行进。车子行进时,木轴磨擦发出“叽咕叽咕”之声.有点像公鸡的叫声.而形状总体上也有点像公鸡.故人们诙谐地称为“鸡公车”。
    “鸡公车”是中国在世界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1 700多年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据说是鸡公车的前身。上世纪70年代前,四川农村还到处见到鸡公车。千百年来.鸡公车与人民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它在推走贫穷,推来富裕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解放初期.城里街道是泥土碎石,鸡公车进城木轮边缘嵌有一圈铁.称铁轮鸡公车。后来.城里街道铺上三台土。为了保护三合土街道.鸡公车的铁轮边上又套了一圈皮带轮。每年秋收季节,农民上公粮推着鸡公车从四面八方载着粮食涌进城里。推进粮站,一辆接着一辆。白天黑夜,“吱呀”之声响成一片。在上世纪五丶六十年代.车站码头上还有专门从事为旅客运送行李货物推鸡公车的人.后来随着自行车多了.汽车发展了,各式各样的拖拉机上路了.鸡公车也就渐渐稀少了。
      我也推过鸡公车。记得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中学时期,学校里开展勤工俭学,有一次我和班上的同学到离县城十几华里的砖瓦厂运砖。我推着学校里的鸡公车,走不到半华里,就觉得力不从心.一个跟斗连人带车栽倒在路边。和我同推鸡公车的同学看见我那狼狈样儿,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忙停下来帮我把鸡公车扶起来.重新把砖码好。原来是我的车上堆砖时堆得太朝前了,重心向前倾斜,加之我不会用巧力,因而推翻了。正像人们说的推鸡公车全靠屁股摔得圆。推鸡公车看来容易.那里面还有一套学问呢!
        岁月流逝.鸡公车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从世上消失了。但想起它,还有一段酸楚的回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3-10 18:1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旭葵老师写的《鸡公车》生动形象,情感丰富。他写鸡公车的由来生动有趣。他把鸡公车引发出来的既苦涩又幸福的记忆,写的如行云流水般,让人感慨万千。鸡公车的故事让人更加明白,人生的路从来不会平坦,让人心酸的历史不会重演,唯有父母的大爱却难以忘怀,永留心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