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融媒记者 罗尹 谢金成 文/图
近年来,内江深入贯彻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加快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切实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全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内江民营经济为内江贡献了60%的GDP、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占据80%以上的企业数量,创造了90%以上的城镇登记新增就业岗位,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支撑力。
“大家好,我是无花果大叔,现在你们看到的无花果枝干还比较短,但是今年八九月就会挂青果,明年预计至少亩产2000斤……”
这位戴着眼镜的“无花果大叔”蹲在田埂上侃侃而谈,在他身前,是前几天才栽种下的无花果、贝贝南瓜以及大豆。他不仅介绍自己熟知的无花果知识,还科普随处看到的野草……
他就是游勇,“中国无花果之乡”威远县的龙头企业之一——四川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他是田间地头的“乡村网红”
2月28日,记者见到游勇时,他正在威远县镇西镇粮经复合种植产业带的春耕现场与村民们聊天。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忙着翻耕、管护、播种、覆膜等春季农事。
“来,你帮我拍一段视频,我要介绍给粉丝朋友。”游勇提出拍视频的请求,希望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无花果,了解他所从事的乡村振兴事业。
记者接过手机,游勇马上进入状态,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离开春耕现场,记者走进四川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无花果干、无花果茶、无花果酒等无花果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提到威远无花果,游勇是当地的“名人”,他扎根土地,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和团队用20余年时间,助推威远无花果走向世界。谈起无花果,从最初的尝试、亏损到现在形成一条无花果生产、管理、研发、销售的产业链,游勇感慨万千。
他是勇于尝试的“吃螃蟹的人”
游勇告诉记者,威远县种植无花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山东出差,遇到了一位无花果方面的专家,看到他们种无花果效益十分不错。
“当时我在林业局上班,后来考虑到我们的无花果也是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而成片地种,还没有人实践过,我就想指导老百姓来种。”游勇回来后鼓励老百姓种植无花果,老百姓却不敢尝试,担心卖不掉。
那年正好政府有相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于是,游勇便辞职,到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流转了一片土地,请来当地的村民一起种植无花果。
游勇介绍,自己于2002年尝试种植无花果,靠着技术支撑,第一年种植的50亩无花果就迎来丰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转变观念参与到无花果种植中来。第二年却因为无花果的大量上市,鲜果市场饱和,无花果市场价从三块钱一斤降到五角钱一斤,亏损严重。
为了打破困局,延长无花果产业链,游勇四处筹款,投资300多万元创办了四川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切片、烘干等工艺将无花果制作成无花果干,作为中药材使用,有效延伸无花果产业链条。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加上全国铺开的销售网络作为支撑,游勇的无花果干片很快打开了市场,每吨价格由最初的一万五千元涨到两万元以上。
他是不忘初心的“产业带头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游勇的公司已由最初十余人的作坊式工厂,逐步成长为员工400余人,年产值2亿元,拥有无花果高产示范基地3个、年处理1万吨鲜果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产领域从最初简单的无花果生果加工拓展到无花果及柠檬、樱桃、蜜桃、蔬菜、红薯等深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游勇和团队的带动下,目前威远在种植规模上做到位居全国前列,并建成全省唯一的无花果园区,为全国无花果三大主产区之一。
凭借在无花果产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游勇收获赞誉无数,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内江市劳动模范、内江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今年一季度,我们取得了‘开门红’,不管是从盈利效果、销售额还是税收,我们都已经超过了20%的增长,职工也增加了100多人。”谈到今年的发展,游勇表示,将从无花果、料包、地瓜干发力。
“前几天我到三只松鼠总部,与他们的研发人员、采购进行了深入沟通。我们与三只松鼠在无花果的生产加工方面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游勇表示,会继续做大做强无花果这一拳头产品。
他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助推无花果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将无花果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威远无花果品牌影响力,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无花果产业发展中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