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年成都中考政策官宣!
取消“省重线”、合并录取批次、实行平行志愿
调整相当大,不过关心的家长已经看过各种分析了,调整总结放到最后
直接说说新政策下该如何应对
1、平行志愿时代,填报策略大转型8个志愿按“冲稳保”梯度填报,
前2志愿冲高,中间3志愿求稳,后3志愿保底。
值得注意的是,平行志愿“分数优先”,
高分考生不再因志愿顺序吃亏,但需避免全部填报热门校导致滑档!
同时,
中等及中等偏下考生同样要特别留意,取消重高线后,可能会面临来自成绩较好学生的竞争,原本有机会进入的学校可能竞争会变得激烈。
平行志愿更考验家长的信息差!在填报学校时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选项和疑惑,需要更加仔细研究和比较各学校的特点、优势。
2、指标到校生门槛降低,竞争加剧
2025年不划重点线,拿到了四七九三校七区市级指标到校的考生,中考只要达到普高线就行了,
一下降低了几十分。当然能拿市指标的考生都是各学校的顶尖同学,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这两条线划不划,如何划,没有太大的差别。
3、普高扩招,但竞争或许不减反增
2025年新增10所公办普高(如石室联中、七中墨池、树德实验),
普高率预计突破70%。
但家长同时还需警惕“分数通胀”!2024年600分以上人数减少1640人,高分含金量提升,这也意味着2025志愿填报需更精准。
4、民办教育迎来“黄金期”
跨校直升扩容:成外、成实外、师大一中、嘉祥等集团内民办初高中可跨区域直升。
区域指标到校:成华嘉祥、实外西区等民办校将发放更多区内指标。
这也为更多家长提了个醒,未来
小升初择校建议优先考虑教育集团内初中,
锁定直升机会。
5、跨区域招生机会有限,慎选升学区域
非“5+2”区域考生报考四七九分校名额
200余人,
有利于郊县生上岸479分校,但竞争依然是激烈的。“5+2”考生报郊县优质校(如双流中学)需关注单列计划。
最后,小编还要提醒各位考生家长,2025年升学季已经开始,接下来请
紧盯时间节点,不要错过重要报名环节:
========================================
变化1:取消“省重点”
2024年:保留“省重线”(省级示范性高中分数线),考生需达线才能填报重点高中。
2025年:全面取消“省重线”,仅设“
普高线”和
“职普融通线”。所有普高(含原省重点)统一在普高线上招生,市级统分指标生最低要求也降为普高线。有效减少了家长的焦虑。
影响:打破“重点高中”标签,普通高中竞争更公平,但优质校分数线可能隐性上涨!
变化2:录取批次合并
2024年:“5+2”区域分三批次录取,志愿数为7个(分统招、调剂)。
2025年:合并为两批次(第一批次为指标到校、艺体特长生、项目班;第二批次为统招、民办等),
志愿数增至8个,且全部采用“平行志愿”模式。
影响:志愿逻辑更简单,但填报策略需更精准,避免“冲高滑档”。
变化3:职普融通机会增加
2025年将
新增10所普通高中,重点缓解“5+2”区域学位压力,同时中职学校职普融通班计划扩大,高一后通过考核可转入普高。
提醒:扩招可能稀释部分学校生源质量,家长需综合评估学校口碑与升学数据。
变化4:职普融通机会增加
2024年起,综合素质评价已影响指标到校推荐和同分排序。
2025年进一步明确:同分情况下,有市级荣誉(如“新时代好少年”)或存在负面行为(如校园欺凌)的考生将优先或最后投档。
变化5:民办高中补录政策调整
2024年新增两次集中补录,第二次仅限未招满的民办高中。
2025年延续此政策,民办学校将与公办学校在同批次招生。按去年的报录趋势,不排除部分学校可能降分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