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认为,印度将在四个领域超越中国:
一、新能源汽车
二、芯片
三、电池技术
四、AI科技
他对此很有信心,在论坛上表示,印度应“跳过基础产业,强攻高科技”。
比如芯片,印度可以“用5年时间走完中国20年的半导体之路!”
戈亚尔的雄心是印度在两年之内制造出“印度芯片”。
虽然这话听起来非常荒诞离奇,但你也不能小瞧印度,人家PPT都做好了。
印度人就是如此奇异?无任何能力和基础就敢吹大牛。英国人看不下去出来劝印度,做芯片不是做冰淇淋(吹牛也得有个限度)
有美国人做一张中印制造业对比的漫画,中国人实现工业化,生产机器人,芯片、电动汽车……而印度人在卖冰淇淋、研究彩票软件、送外卖……背景是杂乱无章的电线杆。
其实印度人如果能把冰淇淋做到最好,那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就,但它连冰淇淋也做不好,一般人的肠胃根本扛不住。
当然,冰淇淋这种小玩意,印度人根本看不上。印度眼里都是“六代机、核潜艇、高铁、电动车、5G、航母、AI大模型。。。
好像嘴里说什么,印度就会有什么。
如果没有,那一定是中国的错。
而印度从没有过工业化,被吹上天的“国产”飞机军舰坦克都是万国零件组装,印连羽毛球都无法自给自足。
2020年,中美贸易战,印度觉得机会来了。顶峰期是苹果在印度扩产,手机出货量达到全球14%。当时觉得要取代中国,印度开始大规模限制中国产品关系搞到极坏。
后来发现,制造业还是不行,还是得买中国商品,经济增速不断下滑,外资跑路。印度被迫和中国边境缓和,恢复关系。
因为印度发现,离了中国产品印度连羽毛球都供应不上。
印度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戈比昌德急得出来喊话,我们目前还没收到汤尤杯的训练用球,如果再拿不到球的话,训练将被迫中断。
戈亚尔不得不在意大利G20峰会上找中国代表讨论双边贸易问题,先恢复日常用品进口。
印度连羽毛球都搞不定,还幻想什么成为中国的“替代品”。
戈亚尔拿中国加入WTO说事,深层次的原因是印度精英刻在骨子的“殖民思维”。
他是将中国经济发展说成是西方的恩赐。这和张维迎等公知的论调一样:中国四十年来的发展是美国允许中国加入WTO及得到西方数百年来发明的现成制度和科技发明的结果。。。
但他们无法解释1995年就加入WTO的印度,印度加入WTO比中国还早5年,它也有西民主制更得到美西百年来的发明成果,但它现在有什么?还不是一直烂在那里。为何有西民主更得到西方发明成果的印度远不如中国呢?
根本原因在于印度产品太烂毫无竞争力,人们甚至想不出沃尔玛的货架上有什么印度产品?
沃尔玛在印度国内倒是卖过印度产品--牛尿饮料。
不过在印度之外,这玩意谁敢喝?连那些印吹张维迎之流都唯恐避之不及。
但印度就是要跟中国比制造业,就是神吹中国行,我也行?
实际上,印度可以跟中国比它的优势项目。
比如,摩托车叠罗汉、火车挂人、军舰篝火晚会、花式摔飞机,自沉潜艇,空降自由落体。。。
实在不行,还有跟外国女游客的激烈互搏。
这些都是中国比不了的项目。
4月9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就在印度的“崛起的巴拉特”峰会上警告:印度不要卷入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不要参与这个游戏。这是印度实力所决定的。
去年,印度邀请的嘉宾是美政治学教授米尔斯海默,这老头说,现在世界上只有三个大国: 美国、中国、俄罗斯。
印度主持人不服,对米尔斯海默各种诱导,让他至少提一提印度。
结果,老头的话更加煞风景,他暗示印度的GDP注水,达不到成为大国的程度。
但在论坛结束后,印度媒体将尔斯海默的话“修正”为:印度即将并列于中美俄。
自欺欺人到这种地步,高官如此,媒体如此,印度网民更是如此。
特朗普前天对75个国家和地区的“对等关税”延期90天。
印度人是怎么看的?他们认为这是印度的实力所导致的。
印度人的理由:因为美国见识到印度强大的实力,担心中印两国携手合作,所以,美国害怕了。
印度人就是这么谜之自信。
印度人总是活在意淫的梦中,这样的印度,不掉进坑里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