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24|评论: 0

苔痕阶上绿(散文)/徐业君

[复制链接]

清晨走过老巷,青砖缝里新冒的苔藓沾着露水,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这些微不足道的绿意总让我想起苏东坡那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旧话。世间的道德修行,原也是这般不择地而生,在瓦砾石缝间悄悄抽芽。



古城的茶楼至今沿用着旧俗。木桌四角嵌着黄铜钱币,茶客们饮罢便在钱眼里投一枚铜元。有次遇见个老茶客,临走时从布兜里摸出枚光绪通宝,轻轻按进钱眼。掌柜的忙说这钱比茶资贵重,老人却摆摆手:"我祖父在此喝茶时便如此。"铜钱在百年岁月里辗转,早已分不清是茶资还是信物,倒像是某种时光的封印,锁住几代人守诺的默契。



城郊的竹器作坊里,竹匠老周还在用着祖传的刮刀。他总说机器刨出的竹片太工整,反而失了竹子的筋骨。去年有位商人要订千件竹帘,见他手工太慢,搬来整套设备。老周把新制的竹帘泡进水里,第二天指着浮起的机刨竹帘说:"您看,没经手的东西不沉实。"竹匠的固执里藏着对造物本心的敬畏,像竹子般宁折不弯。



友人曾讲过他祖父的旧事。七十年代饥荒时,老人负责发放救济粮。有日发现仓库里多了袋米,原是运送时漏记的。当夜他挨家挨户敲开三十八户人家,把多出的米粒均分成三十九份。黎明时分米袋空了,老人兜里却沉甸甸的——每家都偷偷塞回几粒米。后来这故事成了家训:"人心里的秤,比官府的砝码更准。"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倒让我想起城南的荷塘。去年盛夏暴雨,满池红莲被雨点击得七零八落。今春再去,但见淤泥里钻出千百尖角,有些顶着去年的枯叶,却仍执拗地向上生长。正如我们每日都在与昨日残破的自己相遇,却又不断在淤泥里生出新的骨朵。这种自我修正的生机,或许便是"自拟"的真谛。



暮色渐浓时,城隍庙前的石狮子被斜阳镀成金色。百年来它们的爪子被香客摸得油亮,却始终保持着昂首的姿态。忽觉道德修行正如这石狮,既要经得起万千双手的磋磨,又得守住最初昂然的模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箴言,在暮鼓晨钟里愈发清晰起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