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47|评论: 3

我给AI挖了个坑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3-2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给AI挖了个坑

    我在网上看到了下面这首诗,从诗意来看,我怀疑诗中指的芦山和芦峰,可能是错的,原作诗应该是庐山和庐峰。
                  《送友人江行之芦山肄业》唐.唐求
       蜀国初开棹,芦峰拟拾萤。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我问AI:能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吗?其实,我这是旁敲侧击,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看一下AI能不能发现错误,这属于挖坑行为。按照一般人读这首诗,都很容易发现诗中芦山和芦峰的错误。可能人会去查找其它版本核对。AI有这个推理思维能力吗?
     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回答我了。但居然没有发现其中的错误。 其实从“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两句,就可以感觉应该是描写到庐山途中的风景。AI的回答。仍然是以芦山和芦峰来解释。下面是它的解析。
     AI回答:《送友人江行之芦山肄业》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芦山求学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背景与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前往芦山求学。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友人的生活细节,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学业有成的期望。
    2. 逐句解析
蜀国初开棹,芦峰拟拾萤。
蜀国初开棹:蜀国指四川地区,初开棹意味着友人刚刚启程,乘船前往芦山。
芦峰拟拾萤:芦峰指芦山,拟拾萤暗示友人将在芦山求学,萤火虫象征着知识和智慧。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兽皮裁褥暖:兽皮制成的褥子温暖舒适,暗示友人在芦山的生活将得到良好的照顾。
莲叶制衣馨:莲叶制成的衣物清香怡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芦山的舒适生活。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楚水秋来碧:楚水指长江,秋来碧意味着秋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描绘了旅途中的美丽景色。
巫山雨后青:巫山在雨后显得更加青翠,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莫教衔凤诏:凤诏指皇帝的诏书,这里暗示友人不要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困扰。
三度到中庭:三度表示多次,中庭指朝廷,暗示友人不要多次往返于朝廷,应专心于学业。
    3. 诗歌的艺术特色
   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通过描绘楚水、巫山等自然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生活细节的刻画:诗人通过兽皮褥子、莲叶衣物等生活细节,展现了友人在芦山的舒适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
     寓意的运用:诗中运用了萤火虫、凤诏等寓意,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学业有成的期望,同时也劝诫友人不要被世俗所困扰。
  4. 总结
     《送友人江行之芦山肄业》是一首充满温情和寓意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学业有成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我发现AI没有发现错误,于是进一步提出“这首诗的原诗与上面的有不同吗?”,但我这个问法有问题,很臭,我所谓的原诗,是指原始出处的诗文版本,而不是我现在转给它的诗文。可能我的问法有问题,它没有理解,。它的回答如下。
    AI回答: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
     经过仔细核对,发现原诗与之前提供的版本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以下是原诗的完整内容:
《送友人江行之芦山肄业》
唐·唐求
蜀国初开棹,芦峰拟拾萤。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差异点分析:
标题差异:
    原诗的标题为《送友人江行之芦山肄业》,与之前提供的版本一致,没有差异。
正文内容差异:
   原诗的正文内容与之前提供的版本完全一致,没有字词或句式的差异。
    格式差异:
   原诗的格式为标准的五言律诗,每句五字,共八句,与之前提供的版本一致。
   总结:
   原诗与之前提供的版本在标题和正文内容上完全一致,没有差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求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前往芦山求学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学业有成的期望。

    我发现AI仍然没有提到诗中的错误,我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请认真查一下,诗中是芦还是庐?”

这一下,AI回答基本正确了。
AI回答:DeepSeek-R1-联网满血版
经过仔细查证,确认诗中的正确用字是**“庐”**而非“芦”。以下是更正后的原诗内容:

《送友人江行之庐山肄业》
唐·唐求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
兽皮裁褥暖,莲叶制衣馨。
楚水秋来碧,巫山雨后青。
莫教衔凤诏,三度到中庭。

更正说明:
“庐”与“芦”的区别:
“庐”:指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古代文人隐逸、求学的重要场所。
“芦”:一般指芦苇,与诗中的意境不符。
更正依据:
根据《全唐诗》及唐代地理文献记载,诗中的“庐峰”应指庐山,而非“芦峰”。
庐山在唐代是文人隐逸、求学的圣地,与诗中“肄业”的主题高度契合。
更正后的解析:
蜀国初开棹,庐峰拟拾萤:
蜀国初开棹:友人从蜀地(今四川)启程,乘船前往庐山。
庐峰拟拾萤:庐山是友人求学之地,“拾萤”化用“囊萤映雪”的典故,寓意友人勤奋求学。
庐山肄业的背景: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隐逸、求学的重要场所,如陶渊明、李白等文人均与庐山有深厚的渊源。
诗中友人前往庐山“肄业”,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结:
     诗中的正确用字是**“庐”**,指庐山而非“芦”。这一更正不仅符合唐代地理和文学背景,也更好地体现了诗的主题和意境。
   从上面与AI的对话中,带有些测试的动机,有一些体会,AI确实是一个好东西,但它与人一样,也会有不足和犯错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另外,在与AI交流中,向它提问题和要求,问题一定要精心设置。使它能正确理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3-2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它做数学题,更是一言难尽。

发表于 2025-3-26 19: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把dickseek(DeepSeek)给骗到了  O:-)

发表于 2025-3-27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求故里在现在崇州市街子镇,如果要了解诗句表达的愿意,不妨去走走。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