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还是很有良心的,他不骗正常人,只骗脑残
MF米饭
这两天,司马南因为偷税彻底凉了,司马南这只尿壶被抛弃了。
其实,司马南四个多月前就已经在各个平台上停更了,现在只是对司马南盖棺定论了。
当从2024年11月起司马南突然停更所有账号后,人们有各种猜测。
现在回头看,原来他这只尿壶被抛弃了。
司马南在抖音平台拥有超3700万粉丝,今日头条平台粉丝超1600万,全网粉丝超5000万,是名副其实的顶流,看来中国脑残真不少。
这个春天,司马南终于成了劣迹艺人,不过说实话,司马南的演技还是很有很高的,全网有几千万的粉丝。
司马南倒了,朋友圈里,大伙奔走相告,吃爱国饭的人终于要被肃清了,好像一切要回归正常了。
司马南的“爱国”生意,一直是一门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精准地抓住某种情绪,把“反美”包装成了一种信仰,把自己塑造成了民族主义的守护者。人们攻击他时,往往会说,口口声声痛斥美国,自己的资产却躺在大洋彼岸。
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所有权威媒体集中报道,显然,这就不是一个简单偷税漏税案件了。
要说起偷税漏税值得被这么多权威央媒集中报道,那怎么着也得是范冰冰8亿那个规模,或者上次薇娅偷税漏税也有10个小目标,得是这个规模,才值得央视专门播报。区区几百万而已,至于吗?
其实,司马南的落幕,释放出了更大的信号。
仔细分析此番,司马南为什么被央视等权威媒体集中批判?原因恐怕不敢明说。
但你要搞清楚,司马南过去几年是怎么出名的?除了对外批美帝,他对内主要在批谁?在联想前不久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只能说风向变了。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大V”崩塌的故事。可能是一种转向。司马南曾经恶毒地攻击过民营企业,把民营企业描述成“资本恶龙”。
但在如今的急需提振消费,科技创新的情势下,还是得靠民营企业。现在,需要拿司马南来祭天了。
税局说查到司马南偷税,是大数据侦测的结果,那为何大数据偏偏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司马南偷税持续好几年,在他风头正健时为何不见大数据立功?所以,只以偷税角度来让司马南认罚,这就是薄惩,有个比喻讲得好,就像家里养了几条狗,打下某条,不过是为了让其他狗听话而已。
纵容舆论将偷税漏税与“不爱国”挂钩,揭开司马南假借爱国流量真相,其实,目的就是敲打胡锡进,卢某文,周某鱼、战壕、平某公子之类,打爱国牌可以,但别过份。另外也是警示他们头上是有个达克摩斯之剑,不听话,啥时宰你全可以。
尿壶们该被抛弃了。
当在直播间为“敢说真话”的网红点赞时,是否想过那些慷慨激昂的演讲背后,可能藏着欺世盗名的精明算计。
当为“正能量”话术热血沸腾时,是否意识到自己正成为他人商业版图中的数据燃料?
当受“爱国情怀”触动而慷慨解囊时,是否想到自己正为走捷径与偷税漏税而助纣为虐?
司马南用900万元罚单撕开的,不仅是某个网红的画皮,更是整个数字时代的精神创口——在那里,流量与良知在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搏斗,可似乎在节节败退的,总是良知。
不过话说回来,司马南还是有良心的,他不骗正常人,他只愚弄脑残们。
在中国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分辨是非的能力、黑白都能颠倒。司马南倒了,他们的信仰塌了。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脑残!
有几千万人成为司马南的粉丝,那不是司马南的问题,我们只是通过司马南,知道了那几千万或者更多的蛆存在。司马南在,他们在,司马南不在,他们依然在。
互联网的江湖,从来不缺煽动者。或许下一个人不再叫司马南,但他们会继续利用同样的逻辑,把极端情绪当成武器,把矛盾当成生意。
司马南倒下了,但如果我们不警惕,新的司马南还会出现。
这个春天,我们等到了一个人的失败。但真正的胜利,还远未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