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绵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同志们:
我们是南山路51号原南光化工总厂生活区的老住户,怀着满心的失望和无奈,向您写下这封信。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针对我们危房问题的答复让我们感到寒彻骨髓——一句“积极配合”,轻飘飘地打发了364户居民的生命安全诉求。这样的态度,不仅让人心寒,更让人愤怒!
一、你们的“积极配合”,是我们生命的倒计时
我们的房子早已被鉴定为C级甚至D级危房,墙体裂缝贯穿上下,最大宽度超过5厘米;地基下沉倾斜,雨季渗水导致钢筋锈蚀,楼体摇摇欲坠。这些年来,老人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日:
- 夜里听到墙体开裂的声音,他们不敢闭眼,怕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
- 雨季来临,化粪池污水倒灌入户,恶臭弥漫,蚊蝇肆虐,老人因地面湿滑摔伤的事屡见不鲜;
- 电路老化短路频发,夏季漏电风险极高,一位独居老人曾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险些丧命。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关部门却用一句“积极配合”敷衍了事。请问,这种空洞的表态如何能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这些老人还能等多久?
二、绵阳的辉煌,离不开他们的奉献
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被誉为“科技城”“工业重镇”。但这座城市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像我们这样默默奉献的老职工。
- 上世纪60年代,在物资匮乏时期,我们肩挑背扛建成了西南地区首个氮肥生产基地,为农业增产立下汗马功劳;
- 80-90年代,工厂年产值突破亿元,纳税额占地方财政重要比重,为绵阳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2000年改制后,许多职工被迫下岗或提前退休,但他们没有抱怨,默默承受生活的阵痛,未给政府添任何负担。
如今,这些曾经为绵阳挥洒热血的人,却被遗忘在角落里。他们住的是危房,吃的是苦,流的是泪。难道这就是他们应得的晚年吗?
三、规划悬置18年,百姓的生命谁来负责?
自2006年起,政府多次将小区划入“南山公园扩建范围”,但因领导换届、部门协调不力,规划一拖再拖,至今未落地。小区沦为“政策孤岛”,既无法享受旧改政策,又无社会资本介入。居民多次信访,得到的只是“正在研究”的敷衍答复。
如今,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再次以“南山公园区域规划用地性质以公园绿地为主”为由,回避实质问题。请问,百姓的生命安全是否也要为“规划用地性质”让步?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无法保障,那么所谓的“公园绿地”又有何意义?
四、我们等不起了!请拿出实际行动!
这些老人等不起,也撑不下去了!他们中平均年龄78岁,最高龄者已96岁,许多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需常年服药。每拖延一天,他们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我们恳请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再用空话搪塞!
1. 立即启动生命救援行动
- 组织权威机构对楼体进行全面安全鉴定,并公示风险评估结果;
- 对倾斜严重的楼栋实施钢架加固,疏通排污管道,雨季前完成防水堵漏;
- 为D级危房住户提供临时周转住房,保障基本生存安全。
2. 明确规划与安置时间表
- 请15个工作日内公开答复:若南山公园扩建有效,请公布具体实施节点;若无效,请将小区纳入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首批名录;
- 协调自然资源部门调整用地性质,彻底打破“规划孤岛”僵局;
- 成立市级专项工作组,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统筹住建、规划、应急等部门,限期解决问题。
五、生命如烛,经不起拖延!请用行动证明绵阳的温度!
我们这些老职工,早已步入人生的暮年。他们的生命就像风中的残烛,稍有不慎便会熄灭。而如今,他们却被困在这片危楼中,日复一日地煎熬,等待一个根本看不到尽头的“盼头”。这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奉献者的辜负!
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拥有耀眼的经济数据和科技光环,但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否还有空间留给那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本该是一部由无数普通劳动者书写的奋斗史诗,而不是一部遗忘与冷漠的悲剧。
我们想问:当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是谁为这片土地打下了第一根桩?当工业产值节节攀升时,是谁在机器轰鸣中挥汗如雨?当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时,又是谁被遗留在角落里自生自灭?
今天,这些老人的生命岌岌可危,他们需要的不是空洞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再精美的规划蓝图,也无法掩盖现实中的裂缝;再宏大的发展口号,也无法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命权都无法保障,那么再多的荣誉和成就又有何意义?
我们恳求有关部门:不要让这些老人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不要让他们用颤抖的双手敲响警钟后,却只换来冰冷的沉默!
请拿出实际行动,给这些人一个交代。哪怕只是为他们修好一条排水沟,加固一面摇摇欲坠的墙,也是对他们生命的基本尊重。否则,这座城市的繁华再耀眼,也掩盖不了它对底层百姓的亏欠。
绵阳的辉煌,是他们的青春换来的;绵阳的未来,不应将他们排除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