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79|评论: 1

[散文随笔] 散文|回家的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家的路
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家乡。
一个打工人,不是死在他乡,便是回到老家山头滋养一方野草。
我从没想到过,回家是不易之行。
离家的时候,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就荣归故里,回报江东父老。离开了家,一切都推翻重来,就像婴儿,要重新学习走路,遵守红绿灯,识得斑马线,避开人行道上的单车机车。在十字路口徘徊,辨认,犹疑,找警察,看同行的人,然后装作若无其事,找公交车站,在公交站站牌上寻找方向。你如临大敌,其实,身边无人注意,能把目光投射在你身上的,也没有一个。大家脚下的路自带方向,一刻不停。那些逗留者,都是别有用心者,用犹疑的目光检测城市,落在路人的脸上,像不怀好意,彼此尴尬。这个时候,家乡就像一块烙饼那么亲热,所有遇到的人,都要相互看两眼,以便确认对方是不是熟人。脚下的路也模糊指向大地,那些地方,都是熟悉的地方。山地就像一个木盆,所有的村子都在木桶边沿,依山傍水,而中间那一大块平地,是水田,是庄稼地,是河流,是树林,是路。路的一头通向山外的世界,另一头,扎进村庄的各条巷子和鸡鸣狗吠里。城市没有这些固定的场景,马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路边的榕树,那些建筑,建筑墙上的招牌,广场上的溜冰场,空地上绿的黄的体育设备,路上的人,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变化,或者时时都在变化,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而唯一不变的是,是回家的路,像一道闪电,每天,或者在不经意的某个沉默时刻,就会甩过黑暗的脑海,惊醒自己,自己并非一无所有。
不仅只有战士才有强烈的非要完成的使命,打工人也有自己的使命和非要完成的目标。战士一次一次行军,争取先机。打工人却像风筝,有的荡上了天空,有的扑落在地上,有的被树木电线牵扯,有的被自己使劲地抓着要忍耐,有的不断促使自己放手一搏。战士手里有钢枪,背上有大刀。打工人手里有一个洋铁桶,桶里有三五只衣架,有一筒卷席,背上有一根扁担,或者,一个鼓鼓的行囊。里面是全部家当。从这各工厂门口,到另一个工厂门口,从这个建筑工地,到另一个建筑工地,从出租屋到四面通透的桥洞,都无所谓,因为这里没有村口的熟人,没有隔壁村的路人。这里都是陌生人,每个赶路人都像一个传奇,在自己的故事里演绎着悲欢。当有一夜,睡在东莞江边的草地上,当有一夜,住在深圳宝安废弃的工地上,心里的忧伤像地上明亮的月光一样到处都是,却并没有招来绝望。人在路上,每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是人生驿站,收拾好落魄,整理好行囊,都是出发的地方。
年轻的时候,回家之路是兴奋之旅,久别之后,心里总以为家乡一切都有了变化。田野,街道,马路,车站,人物,都与当年出发的时候大不一样。而唯一不变的是父母,在心里,他们一直是老样子,养鸡养鸭,种田种地,忙忙碌碌,日子却寡寡淡淡,无人问津。然而,他们却像钉子一样顽固,坚定的钉在那一片田园荒野中。每一次念及,除了感叹他们的不易,就是埋怨自己的无能。起了回家的念头,便开始准备回家的礼物和行程。父母需要什么,家乡需要什么,左邻右舍需要什么,其实自己一直没有彻底明白,而一味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在城市买房,没有把他们接到城市里来,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而能拿得出手的,那些来自于城市的小小纪念,也能让父母双亲看到自己的诚意和孝心,让他们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精彩,而轻描淡写自己伤痕和失意。起程那天,当客车滑出车站,汇入马路上的车流,当城市建筑像列阵的舰艇在眼前一闪而过,回家,就像一次新的出发。
广州是一个花园城市,高楼、乡村、绿地、花廊交融在一起,错落有致,尽可能贴近自然,市井喧闹、人间烟火与芳草绿树勾连。
清远在水边挺立,在山下屹立,一派气象,在天空下,城市与山水紧密相连,相得益彰。
阳山是一个山中小城,那些山在云里雾里阳光里,千姿百态,现代建筑和原始山岭相互点缀,一路美不胜收。
连州像个孤城,在树林中散发出沧桑古朴的味道。而郊外,就是南岭的核心地带,山连山,山挤山,山叠山,像波浪,像扁担,像牛群,像云朵,无穷无尽,跟天空接在一起,杳无人迹,与珠三角的繁花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时代的力量,是地理的区别,更是人心的力量,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的潮流景象。
南岭像一块一块磨刀石横陈天下,每一个经过的人,心性都会得到锻炼和充实。
岭北是蓝山,是宁远,是家乡,是舜帝巡狩的九疑山,是周敦颐成长的地方,是舂陵古国,是大历旧址。说起来人文璀璨,而现实中,那些古色和田园就像凝固在岁月中的沧桑,每一道痕迹,都值得品味和赞扬。然而,我们却没有能耐让他们焕发出新光,照耀当今世界。这是一种无法圆满的遗憾。每每念及至此,我就看到了自己的猥琐。所有的抱负,不过是为了碎银几两。只是看到父亲,才唤醒心中的男儿志气。他们一代人匍匐在湘南大地上,风里雨里四季耕种,不弃不休,任劳任怨,用一生的辛劳和不屈建立了一个时代的风骨,再过一个时代,也无法摧毁他们的坚毅与担当。或者他们并没有发现,然而,这是回家的价值。每一次回家,都能重温父辈的坚毅与使命,都能感受到他们的骨气,都能体会到他们这一代人的家国情怀。这对于打工人是一次洗礼,是砥砺,是精神的皈依,是再出发的动力。
社会在变化,家乡不再静止。
机器取代了体力,公交车代替了脚力,超市代替了商店,道路四通八达,收走了乡村的劳力。然而,人口急剧变化的乡村,并没有因此萧条破败消失,反而在原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瓦房、水井、阡陌、石桥都退到最初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白楼、自来水、机耕道和水泥桥。巷子口,村前过道还多了高挑的太阳能灯。风声依旧,鸡鸣犬吠稀疏,时代的大手落下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切错综复杂,辉煌落寞,这是我要的生活吗?这不是我要的生活吗?在回忆怀念瓦屋的时候,在想念鸡鸣狗吠的时候,在倾听蛙声一片而只有稀疏几声虫鸣的时候,水泥封存的大地,首尾相连的青山,云起云落的天际,变和不变在心里像两只蟋蟀一样争斗。我没有办法去评判,像一片洪水中的树叶,载沉载浮,无能为力,随波逐流,最后,在水中瓦解,回归自然。
父亲挂到墙上的时候,回家的路越来越难以亲近。
原本转身就是家乡的青葱岁月一去不返,中老年的打工人像一台淘汰边缘的破旧机器,自信在城市才能保养,一折腾在路上散架了一发不可收拾。以前是区区八百里,八百里路云和月,一路壮志豪情。现在是远远八百里,抵达家乡如抵达苍凉,一路危机四伏,要经历重生蜕皮一样。回家成了脑海里的一个念想,什么时候回家,遥遥无期。那一条装在青春豪情的回家之路,像一条松散的云带,铺在一望无际的南方蓝天里,念一次,老一岁,然而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出发的地方,那个埋着父亲的地方,那个写满父辈传奇的地方,那是我扎根的地方。
走这么远,这一路,不过是家乡延伸出来的藤蔓。
在他乡,我没有根,在风中飘摇,无论藤蔓延伸多长,根在家乡。
我是这条藤蔓上一颗可有可无的结果。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家乡不仅在户口本上,不仅在身份证上,不仅在口音里,还在血脉里,在意识里,在使命里。回家,就是把延伸到外面世界的藤蔓上的结果收回去,如果还来得及,那就再延伸出来与生活纠缠,如果来不及,仍旧把滕蔓放回故园的篱笆墙上,和父母,和家,和巷子,和石头,和野草,和南岭天空一起,成为前生。宿命有些悲凉,但绝对是一场完美安排。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小狗,爱跟脚,我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
我怕它走丢,讨厌它跟脚,驱赶它,叫它死回去。
它水汪汪的眼睛看向我,它无辜,它不明白,回去的路上,开始走走停停,最后摇着尾巴,欣然回家。
现在我要死回去,有多少人能明白?或许,最后只有野草是知音。
打工人也是战士,一生像一颗炮弹。从家乡出来,又搬回家乡,一生不响一声,做了时间的搬运工。
2025.3.22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3-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im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