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06|评论: 2

[转帖] A股终于放量了!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创新药ETF为何异军突起?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3-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感觉近期A股的盘面比较“食之无味”,原因可能在于,成交额总是上不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5-3-2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Wind数据显示,3月迄今已过去19个交易日,万得全A的日K线竟然有一半都走成了十字星,即窄幅震荡形态。

   641

  3月14日以来,全A成交额持续萎缩,仅在3月21日短暂“放量”下跌。

   641

  直到今天,市场终于迎来一次小幅放量,振幅也随之扩大。若后续几天能保持势头,进入四月,这样“弃之可惜”的行情也有望画上句号。

  与指数放量共振

  两大方向走强

  截至收盘,有两大方向领涨市场。

  一是,打赢了昨日“淘汰赛”的化工板块。

  同花顺数据显示,昨日几大领涨方向中,化学纤维代表的化工股保持了较好的赚钱效应。

   641

  而今天,资金对化工股的关注进一步扩散,化学原料、电子化学品、环氧丙烷、染料等多个细分走强。

   641

  二是,今天突然爆发的半导体板块,以光刻机、光刻胶为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方向看似隔行隔山,当下的上涨逻辑却有相似之处。

  无他,就两个字——涨价。

  化工一侧,近期,化工品涨价不断,尤其双季戊四醇价格涨势惊人。

  公开数据显示,从2024年10月的2.5万元/吨,双季戊四醇价格一路飙升至2025年3月的5.5万元/吨—6.3万元/吨区间,部分高端型号报价甚至突破了7万元/吨大关,短短半年时间涨幅高达175%—215%,仅今年以来涨幅就超过30%。

   641

  受益于此,3月以来累涨近200%,近期4连板的中毅达,昨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季戊四醇生产装置主要以生产工业用季戊四醇为主,同时联产工业用双季戊四醇。

  2024年,供应短缺带动TMA价格大涨,由12500元/吨最高上涨至50000元/吨以上,成为年度“明星”产品。受益于此,正丹股份在去年上半年实现过超10倍涨幅。

   641

  有观点认为,今年双季戊四醇与去年TMA在涨价原因、市场影响等方面呈现高度相似性,也给了市场发掘“下一只正丹股份”的期待。

  涨价潮也扩散到了其他品种。据报道,今年以来硫酸、石油焦、硫磺、三氯甲烷等多种化工品涨价,其中硫酸、石油焦、硫磺等品种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40%。

  国海证券称,双季戊四醇价格上涨,涨价核心动力仍是供不应求市场格局。场内无双季现货供应且排单周期较长下,下游拿货备货积极性良好,推动双季戊四醇企业报盘价格上调。

  而在半导体一侧,有报道称,两周前,NAND原厂闪迪向客户发送涨价函称,闪迪将于今年4月1日开始涨价超10%,该举措适用于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费类产品。

  美光科技同样表示将上调渠道经销商拿货价格。近日美光科技向客户发出涨价函表示,内存和存储市场都已开始复苏,预计到2025年和2026年将实现增长。目前该公司尚未指定涨价幅度。另据媒体报道,三星、SK海力士均将从4月起提高报价。

  国信证券表示,由于以美光科技为代表的大厂在供给端减产,叠加下游补库存需求逐步到来,最近存储现货市场逐步走向温和复苏。随着存储价格回暖,数据中心存储需求随大型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而加速提升,国内存储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此外,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在经历2024年的复苏后,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稳步增长。IDC报告分析,广义的Foundry(晶圆代工厂)2.0市场涵盖晶圆代工、非存储芯片集成器件制造商(IDM)、半导体封装测试厂(OSAT)和光掩模制造,预计该市场在2025年将达到2980亿美元的规模,同比增长11%。

  分析认为,在人工智能和需求周期景气的带动下,芯片产业链有望延续强势行情。

  创新药ETF

  为何今日异军突起?

  有趣的是,虽然前述两大板块日内领涨,但今天场内ETF中涨幅居前的,实际上是多只创新药主题ETF。

   641

  从他们跟踪的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SHS创新药、科创圣物)不难发现,不论跨境型还是主题型产品,这些产品都受到了港股医药股提振。

  消息面看,主要是多家公司2024年业绩披露情况较好,如:

  三生制药2024年盈利约20.9亿元,同比增长34.9%;

  信达生物毛利约79.12亿元,同比增长56.1%,年内亏损同比收窄90.8%。

  威高股份分红和回购并举,结合年中派息,2024年全年分红率提升至50%,归母净利润20.7亿元,扣除2023年一次性收益影响,同比+4.2%,2024年收入利润均符合该行的预期。

  此外,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与美国医药巨头默沙东最新合作提振市场对国内创新药的关注度。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港股创新药是不可错失的主线。驱动逻辑有三:

  (1)AI赋能之下,研发周期缩短、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2)全球医药产业投融资活动回暖,有利于创新药企融资现金流改善。

  (3)静待财政发力,创新药企业存在毛利率修复空间,“丙类目录”发布在即,财政或发力“社保注资”,有望催化板块估值和情绪修复。

发表于 2025-3-28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稳……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