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普《此心安处是吾乡》新书推荐分享会 在阆中市枣碧乡童龄书院举行 3月28日上午,在阆中市枣碧乡杨家河村童龄书院广场,西充县委原书记、南充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南充教委原主任杨兴普的自传体纪实文学《此心安处是吾乡》新书推荐分享会在此举行。 会议由南充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枣碧乡杨家河村党支部及村委会、童龄书院管理委员会承办。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杨小平主持新书推荐分享会。 尽管当天大幅降温,寒风凛冽,但仍有南充市人大、市政协退休干部,市文广旅局、市教体局、市老干局相关领导,南充市部分作家、艺术家、新闻界人士、文学爱好者,阆中市相关部门、思依镇、枣碧乡领导和阆中市法院驻杨家河村人员及当地群众等60多人莅临新书推荐分享会。 会议开始,杨家河村支部书记、童龄书院管委会主任赵启宪致《欢迎词》后,杨兴普同志介绍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创作初衷、过程及体会,随后枣碧中心学校的学生集体朗诵《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的诗词。阆中市政协副主席宋林勇、南充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贵飏,西充县文化馆原馆长庄为充、南充市辞赋学会副主席朱兴弟先后发言,杨小平秘书长作会议总结性讲话。大家对杨兴普先生创作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给予了充分肯定。 杨兴普老书记以八十多岁高龄著书立说,他以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以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以在南部、西充、南充教育战线工作奋斗的历程及感悟,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抵达那些被岁月洗礼的乡土记忆和工作历炼,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和思想财富。这部作品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触碰了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困境——“身在异乡,心却漂泊”。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是杨兴普的艰辛及付出、奋进与奉献。他笔下的“乡愁”,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一场对生命过程和人生意义的追问。只要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天地良心在,灵魂和乡愁就会融为一体,心灵就会平静。此心若安,人间处处是故乡。愿我们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故乡! 会议现场,庄为充先生向杨兴普同志赠送了书法作品“一册乡情抵万金,文光墨韵寄怀深。从今故土风物事,都付先生笔底春。”杨兴普同志分别向枣碧乡中心小学、童龄书院赠送了《此心安处是吾乡》数十本;南充市人大原副主任陈绍森向学校和书院捐赠了自己30万字的人文著作《舜裔陈氏三千年》。 会后,与会者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由杨兴普发起并投资重建、占地640多平方米、藏书逾万册、古色古香的童龄书院。 (文/图朱兴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