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本来通知要上午下午都要加班,但因为临时的原因,上午的加班取消,只下午加班。很好,正好用早餐后的一上午游览“婆陵甲萨古城遗址”。
这是个免费的遗址公园,当然要去游览一番。毕竟,我对这种有历史底蕴的景点非常感兴趣。
婆陵甲萨遗址,当地嘉绒语译音意为“保宁都护府”或“用泥土筑成的官府”。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高半山坡上的俄尔雅村五组对面,处在梭磨河峡谷中段。据出土的“开元通宝”古币及相关考证,筑城时间最晚应在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堡依山构筑,黄土夹筋、层叠夯筑而成。现存大、中、小不等的堡垒27座,总体构筑略呈梯形,分布较规律,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传说由哥邻国国王董卧庭和其子利啰在唐朝帮助下所建。天宝八年,唐朝在索磨川设保宁都护府。是唐与吐蕃的拉锯战中的前线之一。
去婆陵甲萨,需要通过吊桥去梭磨河对面山上。
阳光照耀下的梭磨河蜿蜒奔流,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沿河栈道整洁规范,曲折上山。
上山途中,远远望见一处转经台。有一队妇女、女孩和男子、男孩在转经。
我注意到他们转经的方向是顺时针的。这应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
一位转经的男子左手捏佛珠,右手拂过转经筒。看到我呆呆傻傻的样子,微笑着邀请我一起转经。我立刻就加入了。但凡犹豫一秒,都是对友善的人们的不敬。
我跟在人们后面转着经筒,脑海里回响起仓央嘉措的诗句: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不知道转了几圈,但我的转经速度明显偏慢。转经的妇人们友善的放慢速度跟在我后面,并不超越我。只有一男子一男孩越过我到前面转经。男子路过身边时伸出五个手指微笑说:5遍了。原来他替我记了数。
我的笨拙使转经队伍的速度慢下来,有些不安,就在一个没有转经筒的那一段停了下来,躬身让身后的人们前行,然后我跟在后面转。身后一位妇女笑着说,你摸过去就可以,不用一个一个搬经筒(大意)。果然,按照她的指点,我转经的速度明显加快,跟上了他们的节奏。
完整的转完不知多少圈,我离开队伍,恭敬的和他们道别,他们也友善的念佛回应。
在转经房的下面一点,有两位妇女在水里做着什么。
以我简陋的藏传佛教知识,我认为她们是在水印经。上面的转经房,外层是人们绕着转经,里面是水冲经筒旋转,是水转经。
我轻轻的拍了几张照片,然后默默伫立在她们身旁。年长的那位妇女微笑邀请我也来印,然后让出位置,去另外的地方继续她的功德。
我立刻就加入了。但我把握不好,木柄和木板很快歪在水里了。旁边年轻妇女笑着说这边来吧,这个好些。果然,这个手柄和木板相对固定。
印了没多少次,身边来了几位妇女,她们排着队等待。我连忙让出位置,和她们道别。她们也念佛回应。
被友善对待的感觉真好。
继续向前,一路鸟鸣山幽。遇到松鼠一家在林间蹦蹦跳跳觅食。
继续上行,终于来到最低位置的婆陵甲萨土堡。
夯土层有明显的孔洞,密密麻麻。古代没有钢筋,应该是处理过的耐腐蚀的松柏木棍作为加强筋夯筑进土里。
已经有些累了,年龄不饶人。但我决心继续上到最高那个古堡去。
路过一个平台,很宽阔。这地方用来野餐挺好的。
路边的小树已经在发嫩芽。
终于到达。
登高望远,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
稍事休息,准备下山。
愿我的亲人朋友吉祥平安,愿我的读者朋友吉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