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51|评论: -1

[焦点关注] 财贸风华四十载,弦歌不辍谱新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0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贸风华四十载,弦歌不辍谱新章
序章:校庆的钟声​
webwxgetmsgimg (4)_副本_看图王.jpg
1997 年,对于内江财贸学校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学校迎来了四十周年校庆,校园内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校园主干道两旁,彩旗猎猎作响,彩色的气球随风摇曳,巨大的横幅上写满了对学校四十岁生日的祝福。​
校庆当日,校园里热闹非凡,师生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校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有的已经成为商界精英,有的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还有的在教育领域默默耕耘 。曾经青涩的少年,如今已步入中年,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不变的是对母校深深的眷恋。​
礼堂内,座无虚席。校庆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领导回顾了学校四十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艰难创业,到逐步发展壮大,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心血与汗水。校友代表们也纷纷上台发言,分享自己在母校的难忘时光,感恩母校的培养与教诲 。台下的师生们听得热泪盈眶,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在这一刻被一一唤醒。​
文艺演出环节将校庆活动推向了高潮。师生们精心编排的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舞蹈《青春的律动》展现了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诗朗诵《母校,我为你骄傲》深情抒发了对学校的热爱与赞美;合唱《明天会更好》则表达了全体师生对学校未来的美好憧憬 。舞台上,灯光璀璨,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内江财贸学校仿佛一座时光的桥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记录着学校的成长与变迁,也见证了无数师生的梦想与追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学校的四十年,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 。​
萌芽与奠基(1957 - 1966)
webwxgetmsgimg (6)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1)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4)_副本.jpg
初创岁月​
1957 年,在新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内江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应运而生,它就是内江财贸学校的前身。彼时,国家正处于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财经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为了满足内江地区粮食系统对专业干部的需求,这所学校在众人的期盼中成立。​
学校初建时,条件极为艰苦。校园规模较小,几栋简单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便是学校的主要建筑 。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专业教师,他们大多来自财经领域的一线工作岗位,虽然教学经验不足,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首届招生规模不大,只有几十名学生,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这所充满希望的校园 。​
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围绕粮食业务展开,包括粮食仓储、粮食贸易、粮食会计等专业课程 。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聆听老师的教导,做着笔记。尽管条件艰苦,但师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大家都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定能为国家的粮食事业贡献力量 。​
探索前行​
1959 年,学校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更名为内江财政贸易干部学校 。这一更名,标志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从单纯的粮食干部培养,转向了更广泛的财政贸易领域。学校的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面向粮食系统,还涵盖了财政、商业等多个领域 。​
随着学校的发展,课程设置也日益丰富。除了原有的粮食相关课程外,还新增了财政学、商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实际的商业案例,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到企业、商场等实地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商业运作环境。​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影响 。学校的办学经费紧张,教学物资匮乏,师生们的生活也十分艰苦。但学校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困难 。教师们克服教材短缺的困难,自编教材;学生们则勤俭节约,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学校还组织师生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种植蔬菜、养殖家禽等,以改善生活条件 。​
停课之殇​
webwxgetmsgimg (8)_副本.jpg
1966 年,一场席卷全国的 “文化大革命” 风暴,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内江财贸学校也未能幸免 。学校被迫停办,校园里往日的朗朗书声戛然而止,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 。教师们被批斗,学生们纷纷离校,学校的设施设备遭到破坏,多年来积累的教学成果付之东流 。​
这场停办,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学生的学业被迫中断,他们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美好的青春岁月在动荡中流逝 。教师们也面临着职业生涯的困境,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得到发挥 。学校的发展停滞不前,陷入了漫长的黑暗时期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深感惋惜,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的教育环境 。它让我们明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国家繁荣昌盛,教育才能蓬勃发展 。​
重生与发展(1974 - 1985)​
浴火重生​
1974 年,随着 “文化大革命” 的阴霾逐渐散去,教育事业迎来了复苏的曙光 。内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按照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的要求,报经省革委批准,将内江财政贸易干部学校与内江市半工半读商业学校合并,正式成立内江财贸学校 。这一合并,犹如凤凰涅槃,标志着学校的浴火重生,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合并后的内江财贸学校,承担起了面向社会招生和在职干部培训的双重任务,成为内江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财经类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的教职工人数增加到了 32 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领域,各自带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汇聚在一起,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校学生人数也达到了 100 人,这些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财经知识的渴望,踏入了这所重新焕发生机的校园 。​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开设了会计、税收、银行三个专业 。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经人才奠定了基础 。会计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财务核算和管理能力,税收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税务筹划和征管能力,银行专业则着重培养学生的金融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能力 。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能 。​
教学革新​
webwxgetmsgimg (9)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10)_副本.jpg
在教学理念上,学校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 “一言堂”,而是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 。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 。这些教材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会计教材中,教师们引入了大量的企业财务报表和实际业务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案例,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革新的重要环节 。学校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如会计模拟实验室、税收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实践环境 。在会计模拟实验室里,学生们可以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流程,进行账务处理、编制报表等操作;在税收实验室,学生们可以学习税收申报、税务筹划等实际业务;在金融实验室,学生们可以进行金融交易模拟、风险管理等实践活动 。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企业、银行、税务局等单位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实际工作,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 。​
这些教学革新举措,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教师们认为,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生们则表示,通过这些革新,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效果更好了,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桃李初绽​
这一时期,内江财贸学校的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许多毕业生进入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等单位工作,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骨干力量 。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努力拼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其中,一些优秀毕业生更是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1974 年毕业于财税专业的王宾,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一路晋升,最终担任内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在任期间,他深入基层实1977 年毕业的冯锦黎,在财政领域深耕多年,从基层财税所干部做起,逐步成长为东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政协内江市委员会副主席、民建内江市委主委 。她在工作中关注民生,积极推动地方财政改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80年毕业的李发强,曾担任中共内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他竭力推动内江市政法工作与时俱进,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议,为内江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建设做出了诸多贡献。最终担任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1983年毕业的潘梅,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内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统战部长。现任川报集团党委副书记、 总经理。1983年毕业的刘志诚,最终担任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司法厅厅长。​
这些优秀毕业生的成就,不仅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也激励着在校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他们的成功故事,成为了学校教育成果的生动写照,也让人们看到了内江财贸学校在培养财经人才方面的实力和潜力 。​
腾飞与跨越(1986 - 1997)​
规模扩张​
webwxgetmsgimg (11)_副本.jpg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对财经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内江财贸学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机遇,开启了规模扩张的新篇章。​
在招生方面,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攀升 。1986 年,学校招生人数仅为几百人,到了 1997 年,招生人数已突破千人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招生需求,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不仅面向内江地区,还辐射到周边城市,吸引了来自四川各地的学生报考 。这些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财经知识的渴望,汇聚到内江财贸学校,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专业设置也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原有的会计、税收、银行等专业外,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增设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 。这些新兴专业的开设,使学校的专业体系更加完善,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市场营销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销售技巧和营销策划能力,为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营销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校园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学校新建了多栋教学楼和宿舍楼,改善了教学和住宿条件 。现代化的教学楼里,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宿舍楼也进行了翻新和扩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学校还修建了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配套设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图书馆里藏书丰富,涵盖了财经、管理、文学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天地;体育馆里设施齐全,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举办体育比赛;食堂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满足了学生们的饮食需求 。​
规模扩张为学校带来了诸多机遇,使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更多的学生选择内江财贸学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丰富的专业设置和完善的校园设施,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力量 。然而,规模扩张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教学资源紧张,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秀教师,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
学术成果​
webwxgetmsgimg (15)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4)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5)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6)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7)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8)_副本.jpg
在学术领域,内江财贸学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
教师们在科研方面成果斐然 。他们结合教学实践和市场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会计领域,教师们深入研究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和方法 。例如,有的教师研究发现,通过优化成本核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税收领域,教师们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税收筹划的实践,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税收咨询和筹划服务 。会计专业高级讲师余盛钧,1984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1990起,开始从事中国注册师史研究,1993年出版《中国注册会计师简史》,并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三等奖、内江市人民政府一等奖。 此外,教师们还编写了多部教材和专著,深受大家喜爱和欢迎。​
webwxgetmsgimg (39)_副本.jpg


062251s6a8udctxccbuaca.jpg


062319yvk1knini6xhhyiy.jpg


webwxgetmsgimg (41)_副本.jpg
学校还积极举办学术活动和交流会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 。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这些专家学者带来了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例如,学校邀请了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来校举办讲座,介绍了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财经领域的热点问题,让师生们受益匪浅 。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学术会议上,教师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学术水平 。​
这些学术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也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教师们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们在参与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中,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行业精英​
webwxgetmsgimg (16)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2)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3)_副本.jpg
四十年来,内江财贸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其中,在财经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校友,他们的职业发展历程充满了奋斗与拼搏,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 。​
回馈母校​
内江财贸学校的校友们始终心系母校,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他们的回馈,不仅是对母校培养的感激,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
1997 年校庆前夕,学校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 校友们捐赠的一笔资金,用于设立奖学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弟学妹们 。这笔奖学金的设立,激励着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许多校友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经历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希望通过设立奖学金,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
除了捐赠资金,校友们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教学工作 。一些校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回到学校举办讲座,为学生们传授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 。他们分享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讲述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这些讲座,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980年会计专业班毕业的付川同学,担任广东德方信会计师事物所所长,经常牢记学校和老师的教导,经常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尊敬所有教过她老师,还经常欢迎老师们到广东她们那里去走一走、玩一玩。还有一位校友,在财经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企业家张明,也积极回馈母校 。他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 。每年,他都会接收一批学生到自己的企业实习,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能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张明还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财经人才 。​
这些校友的回馈行动,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 “饮水思源” 的精神,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相信在内江财贸学校师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
校庆的意义​
webwxgetmsgimg (17)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23)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0)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31)_副本.jpg
四十周年校庆,是内江财贸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对过去四十年办学成果的一次全面回顾与展示,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一次展望与规划 。在这四十年里,学校经历了初创的艰难、发展的曲折和腾飞的辉煌,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师生的心血与汗水 。​
校庆期间,学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如校史展览、学术论坛、校友座谈会等,让师生和校友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校史展览通过珍贵的图片、文献和实物,生动地展现了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让人们看到了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师生们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所付出的努力 。学术论坛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他们围绕财经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话题展开研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校友座谈会上,校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职业发展经验,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在校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师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他们以学校为荣,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友们也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建设出谋划策 。校庆活动还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资源支持 。许多企业和单位对学校的办学成果表示认可,纷纷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
未来的期许​
webwxgetmsgimg (24)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25)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26)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27)_副本.jpg
展望未来,内江财贸学校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将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加大对新兴专业的投入,如人工智能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等,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财经人才 。同时,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专业的竞争力 。​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为目标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更多的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


webwxgetmsgimg (44)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45)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47)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48)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50)_副本.jpg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校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各类培训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专业的财经知识和技术支持 。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同时,学校还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
内江财贸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师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 。希望全体师生能够继续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也希望广大校友能够常回母校看看,关心母校的发展,为母校的建设建言献策 。相信在内江财贸学校师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一定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
webwxgetmsgimg (50)12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52)_副本.jpg


webwxgetmsgimg (53)_副本.jpg

060238h6cuyy4mky88u56u_看图王.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江财贸学校杰出校友代表(按就读时间排序)

严 虎(1964——)

1964年生,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1979年毕业于内江财贸校(现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曾任国家医药管理局西南医用设备厂总会计师、美国通用电气医用设备西南分公司美方派出经理、四川中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成都远大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新希望集团董事、财务总监、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加盟公司后先后担任通威集团总会计师、公司第四届和第五届董事会董事、总会计师、总经理、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等职。现担任社会职务有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等。大浪淘沙,烈火出真金。面对过去良莠不齐的市场环境和各种诱惑,严虎带领的团队一直将提供新鲜、优质、安全、放心的产品,呵护消费者全家健康,开创优质生活作为终极目标,在痛苦中坚守,在痛苦中蜕变。一个企业想要有所成就,如果没有锲而不舍地追求一个目标和方向的精神,不能集中精力、充满激情地去为之努力,将是难以想象的。正是严虎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创业的激情,赋予了通威持续稳健发展的原动力。

俞文祥(1964.2——)

1964年2月出生,男,汉族,四川资阳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学校会计专业,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四川省资阳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1984年7月参加工作,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内江市外经贸局计划业务科科长、资阳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对外贸易管理科科长、资阳地区(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资阳市商务局局长、资阳市统计局局长、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现任四川省资阳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封 安(1966.9——)

1966年9月出生,男,汉族,四川资阳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学校会计专业,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1966年9月生,男,汉族,四川资阳人,内江财贸学校会计专业毕业,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 年 7 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资阳地区分院反贪局局长、资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乐至县委书记、泸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现任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周 燕(1964.4——)

1964年4月出生,女,汉族,四川乐至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校商业会计专业,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四川省资阳市委常委、秘书长。

1964年4月出生,女,汉族,四川乐至人,内江财贸校商业会计专80级学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乐至县监察局副局长、乐至县良安镇党委书记、乐至县政府副县长、安岳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资阳市政府秘书长、资阳市政府副市长,现任四川省资阳市委常委、秘书长,市直属机关党工委书记(兼)。

陈代勇(1968.10——)

1968年10月出生,四川开江人,中共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商业会计专业,在职党校研究生;现任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1968年10月生,四川开江人,内江财贸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商业会计毕业。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党校研究生。现任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负责机关党委工作,分管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派出审计一处。历任开江县物资局普安物资站销售员,开江县计委综合计划科科员、副科长,开江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副科级)、干部股副股长(副科级),达州市委组织部主任干事、干部一科副科长(正科级),省政协办公厅人事处主任科员、副处长,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兼省级机关老干部休养四所所长,办公室主任兼省级机关老干部四所所长,办公室主任兼四川政协报社党支部书记,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康厚林989.09--1992.07,内江财贸学校学习(其间:1991.04--1994.06高教自考会计专业专科学习),2004.12--2006.11,隆昌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2011年隆昌县副县长,2011.07--2017.08,内江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2017.11--2018.09,内江市东兴区委副书记、区长,2020.09--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一级调研员。现任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余梅1991.09-1994.06 内江财贸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学习(其间: 1993.12取得高教自考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专科学历),现任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东兴区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1992.07,内江财贸学校学习(其间:1991.04--1994.06高教自考会计专业专科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智勇(1964.8——)他在担他在担任内江市财政局副局长时,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能力,长期从事财政工作,熟悉财政财务管理和各项财税法规政策,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近年来,他所在市本级争取的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各市(州)首位。周智勇坚持依法理财,严把资金关口,稳妥落实资金来源,工作成效明显,分管的财政预算管理、财政决算等工作多次荣获省级先进表彰。他担任内江市档案局(馆)局(馆)长期间,致力于档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当时,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快速检索和利用的需求。
周智勇积极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他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档案管理系统。同时,他还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化技能。在他的努力下,内江市档案局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档案的检索效率大幅提高,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等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封 安(1966.9——)

1966年9月出生,男,汉族,四川资阳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学校会计专业,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1966年9月生,男,汉族,四川资阳人,内江财贸学校会计专业毕业,199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 年 7 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资阳地区分院反贪局局长、资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乐至县委书记、泸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现任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15.周 燕(1964.4——)

1964年4月出生,女,汉族,四川乐至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校商业会计专业,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四川省资阳市委常委、秘书长。

1964年4月出生,女,汉族,四川乐至人,内江财贸校商业会计专80级学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党校研究生学历。历任乐至县监察局副局长、乐至县良安镇党委书记、乐至县政府副县长、安岳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资阳市政府秘书长、资阳市政府副市长,现任四川省资阳市委常委、秘书长,市直属机关党工委书记(兼)。

16.陈代勇(1968.10——)

1968年10月出生,四川开江人,中共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内江财贸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商业会计专业,在职党校研究生;现任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1968年10月生,四川开江人,内江财贸学校(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商业会计毕业。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党校研究生。现任四川省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负责机关党委工作,分管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派出审计一处。历任开江县物资局普安物资站销售员,开江县计委综合计划科科员、副科长,开江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副科级)、干部股副股长(副科级),达州市委组织部主任干事、干部一科副科长(正科级),省政协办公厅人事处主任科员、副处长,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兼省级机关老干部休养四所所长,办公室主任兼省级机关老干部四所所长,办公室主任兼四川政协报社党支部书记,审计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17.刘胜良(1971.6——)

1971年6月出生。正高级会计师,全国首批资深注册会计师、全国首批税务高端人才,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四川同心•注册会计师服务团副团长、中勤集团管理合伙人。兼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全国注册会计师申诉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注册会计师维权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正高级会计师评委会委员、四川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委员、四川省高级会计师评委会委员、四川省内部控制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导师、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和特邀调解员、资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暨财税金融组组长、多家公司独立董事和外部董监事等职务。 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国家拍卖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招标师、注册管理咨询师、价格鉴证师、土地估价师、全国企业法律顾问、高级咨询师、司法鉴定人、保险公估人、证券相关业务资格、期货业务资格等近20项专业资格。 长期担任国家科技成果评价特聘专家、全国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专家、财政部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全国职业资格考试命题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评标专家、四川省发改委成本监审咨询专家、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预(决)算咨询专家、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专家、四川省人事厅创业指导专家、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评审专家、四川省经信委评审专家、四川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咨询专家、四川省林业厅咨询专家、成都市重大财政决策咨询专家等部门咨询专家。 公开出版专著3本、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实施研究课题10余项、参与立法起草和调研5项,获得科研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优秀学位论文1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调研成果7项。


曾进,1989.07-1992.07 内江市财贸校会计专业学习现任中国建设银行内江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专业方向主要为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持有经济师、中级理财师等专业技术资格,先后在省级分行、市州分行从事会计出纳、个人贷款、个人金融等业务工作,对基层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较为熟悉,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李勇军,1989.07-1992.07 内江市财贸校会计专业学习,2016.07-2018.02 中共内江市市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2024.05—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萍,1981年毕业内江财贸学校银行专业,曾任隆昌县财办主任,隆昌市人代表大会党组书记,隆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党组主任。


谢守涛,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于内江市隆昌县。他于1982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内江财贸学校学习,随后于1984年7月参加工作。谢守涛在1989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四川省委党校完成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在职大学学习。他的职业生涯始于隆昌县计委,并在多个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隆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以及多个乡镇的党委书记等职务。2007年起,他担任中共隆昌县委常委,并于2009年10月成为隆昌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隆昌市政协主席。‌


王顺金,1983年毕业于会计专业,后在乐至县商业部门工作,后来调来内江财贸学校任会计专业老师,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后曾担任总务处副处长。后调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任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


李阳国 ,1984年毕业于内江财贸学校职工管理专业,现任四川卓尔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冰,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内江财贸会计专业,后来留校任专职教师,他讲课非常受到学生们喜欢和欢迎,深入浅出,因此他所教学过的班同学们成绩都优异,毕业后深受到用人单位表扬,说内江财贸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学生专业能力十分过硬,在每个单位把财务管理搞得很好,让单位领导放心。后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曾担任学生处长,人事处长,党委组织部长,最终担任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