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方言里,有几个常用字特别” 颤” ,经常出来表演。
于是,有人就戏称蜀地是” 千岛之国” ,啥子“站岛” ,”坐岛” ,”睡岛” ,”趴岛” ……太多的”岛”,说不完。
这虽然俏皮,但老颠认为,四川毕竟不是印度尼西亚,没浪多” 岛” 。仔细一想,会感觉这些动词词尾只是声音听起像” 岛” , 把它写出来,应该是” 倒” 才对吧 。
川话中,”倒” 的意思比较宽泛,它既表示”人或竖立的东西横躺下来”, 又能与” 到” ,” 着”,”住”,”在”等相通 ,用作补语,表示动作有了结果或持续----
[站倒] 站住!(命令式语气,”倒” 等于” 住” ,喝令其止步)
[站倒] 站着。(语音和缓的是一般性陈述,表示动作并持续)
[站倒边边上] 靠边站立,这时,” 倒”等于” 到” 或” 在” ,表趋向 。
[窟倒] 下蹲(人的肢体往下作收缩状,近于横躺的表述)。
[蛄倒] 下蹲(同前)。
[趴倒] 展现” 倒”的典型状态。
[巴倒] 依附着(表示动作,也比喻靠外部关糸加持) 。
[巴倒门枋歪] 依仗家庭背景势力发狠劲。
[恨倒] 作怒目相视状(“倒”表示”着”)。
[恨倒堂子要快] 比喻强行凑成胜局(“堂子” 就是场合,即赌场,” 快” 比喻致胜的牌,“倒” 表示” 着 ” )。
[估倒] 强力而为。
[估倒割一幅] 强行截取一部份,引伸到各种无理强占行为。
[盯倒](“ 盯”发第二声) 专注地看着。
[盯倒认不倒,是你干老表] 对不满别人注视时说的”筛话” 。
以上诸” 倒” ,有的体现本义 ,有的兼顾”到” “着” ,”住” ,”在” 等 意涵,或涉及某种姿态,动作的完成与持续,例句甚多,就不一一列举。
川话中,还有个” 起 ” 与” 倒” 略同,作为动作词尾一般可以互换。
[站倒]----[ 站起]
[坐倒]----[ 坐起]
[睡倒]----[ 睡起]
[趴倒]----[ 趴起]
这类情形甚多。
但川话微妙,不能呆板类比,其中----
[扎起](“ 扎” 发第三声) 这个词江湖味浓 表示维护支持,但一般不说”扎 倒” ,无上述对应句 。
[来起] 表示语言抵牾,” 来倒” 没听说过,属于生造词句 。
[走起] 敦促加快步伐,而[走倒] 是让其先行之意: 你走倒,我要等哈儿才来。
[雄起] 这是川话的专用形容词,表示硬刚。
不过,它有时词意反转,变成抵牾,例句: 我在帮他,他不懂,反而给” 雄起” ,唉……
这时的[雄起] , 变成[ 来起] 了,可见川话之微妙。
此外,词尾用 [得] 的 也不少,但它不像北方语言那样可以单独使用,[ 得] 就是” 行” 。
川话中的” 得” 必须用在其它词后面才能表达明确,完整。
[要得] 表示可以,行等意思。
[要不得] 不行,否定句。
[要得个屁]
[要得个铲铲]
以上两句,属于川方言花式否定句。
[要得公道,打个颠倒]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换位思考] ,但更生动形象。
[绵得] 指体力好,意志坚韧。
[吃得] 1判断某物品可吃无害,2表示饭量大,看用在哪里。
[吃得梭] 原指进食顺利,引伸比喻干活能胜任。
[吃得做不得,说来受不得] 婉指其好吃懒做,不接受劝导又难受。
词尾是” 得” 的句式也多,暂举以上为例。
最后说“头” ,是个方位词 。
[外头] 就是外面。
[里头] 就是里面。
[吼头] 不是后头,是里面。
[吼吼头] 很深邃的最里面。
[屋头] 家里面。
[矛司头] 厕所里面。
[院坝头] 居住大院里面,有时仅指院内的公共露天场地。
此外,“头” ,还可放在动词后面作为补充,表示肯定并强调。
[有吃头] 好吃。
[有看头] 好看。
[有耍头] 好玩。
[有搞头] 有收益。
[没得搞头] 没多少收益。
[乌龟有肉在肚皮头] 这是对某些深藏不露者的调侃话。
[没得耍头] 不好玩。
[没得啥子耍头] 这是对前句的稀释,带点不屑。
[没得啥子摔摆头] 没有多少可以显摆的地方……
说了些闲话,回到现实,感脚最后一例似乎在提醒老颠自己,不是专门学语言的,未免聒噪太多,凑上几句,仅为一点爱好,就此打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