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这五常米咋又涨了十块?”一个女的一脸怨气的站在大米售卖区,“上个月还标着特价呢!”
穿着蓝围裙的售货员眼皮都不抬:“早换新牌了,特价是黄牌,现在价格也不贵,跟网店同价。”
“扯把子!”她戳开手机天猫超市晃她前,“十公斤装比你这十公斤还便宜八块二!”
大姐总算抬起头,两根红指甲在扫码枪上敲得哒哒响:“人家是铁路冷链整车皮拉货,咱这一袋米得转三道贩子——油钱都比米贵!要不您去开物流公司把物流价格打下来?”
后面一个老太太直咂嘴:“作孽哟!我年轻那会儿工分换粮票,八分钱一斤大米,现在要八块...”
“老人家,您那是陈年旧价!”大姐扯着嗓子打断她的话,“如今跑高速的油罐车都比运米车多。”
我忽然想起骑友里那个亏了百万的粮商同学,“听说岳池米不输五常大米?”
“哟,行家呀!”大姐突然睁大了,压低声音凑过来,“听说有人把岳池大米套个五常袋子,价格也跟着在涨,您要想实惠,直接买岳池大米...”
我说:“政府储备粮不是可以投放稳市?”
大姐翻了个白眼:“赶紧买吧!等几年10后掌勺,恐怕都认不出水稻长啥样子了!”
我打开手机,发现5Kg的大米一袋35元,两袋90元,或者一袋10Kg的也是90元。
结账时看着小票上的金额,我想起不知哪里的话——当物流成本占到粮价一半,喂饱人们的究竟是土地,还是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