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界新品种层出不穷,有的是最新科研成果或地方特色,也有不少是浑水摸鱼。最近,“辣椒芒”“水果西蓝花”“爆炸桃”“藏乌梨”等网红果蔬引起不少民众关注。乍一看以为是新品种,但经农业专家观察分析,这些果蔬都是常见品种的残次果。
专家表示,这些看着新奇的果蔬实际就是营销噱头:“辣椒芒”就是贵妃芒的畸形果,因个头小形似辣椒而得名;“水果西蓝花”则是采收主花球后保留的植株生长的侧花球;“爆炸桃”实际上就是裂口的冬桃;“藏乌梨”是商家将普通梨通过高温加热表皮使其氧化变黑,伪装成高原特产。

对此,《农村大众》发文提醒,要谨防这类文字游戏透支农业创新力。部分商家将这些残次果包装成网红产品,玩起文字游戏,利用网络热梗大肆炒作。他们夸大口感,编造功效,误导消费者,使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这些“伪创新”农产品买单。这种行为短期内或许能让商家获利,但从长远来看,危害极大。它模糊了农产品的品质分级标准,损害了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信任。当真正的农业创新成果出现时,消费者可能会因之前交过“智商税”而持怀疑态度,不愿尝试,从而阻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市场推广。文章表示,真正的农业创新还需从品种、技术、加工、产业融合等多角度发力,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