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响应2025年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要求,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联合印发《办好民生实事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推进学生三级心理健康中心建设,打造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关爱服务“心链网络”。
《实施方案》明确在我省构建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三级网络,并发布中心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在四川师范大学设立省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21个市(州)教育主管部门与部分高校共建市(州)级分中心,县域全覆盖建设心理辅导中心,形成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方横向联动,省、市、县相关部门三级纵向推动的“三横三纵”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实现省、市、县三级心理健康中心的紧密对接与资源共享,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融合,将专家服务体系延伸至学校、社区和家庭。
《实施方案》指出,要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普及,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全覆盖心理测评与建档,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形成研究成果和教育优秀案例。《实施方案》在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加强督导考评”的同时,强调——
一要建立重点学生心理关爱机制,对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关系紧张、遭遇重大变故等需特别关注的学生建立心理关爱档案,实施“一对一”跟踪辅导和关爱服务;
二要建设复学绿色通道与危机干预机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卫健等部门建立医校协同机制,畅通学生心理危机转介就医及愈后复学绿色通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要以县为单位开通心理辅导热线,为学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心理辅导热线也可设立家长专线,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培训指导。
此前,四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已于2月26日在四川师范大学成立。100名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已分组到21个市州,将通过送教到市、送教到县的方式,助力基层师资培训;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供辅导咨询,为家长学生排忧解难;进行监测分析,准确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深入实际地研究课题,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近年来,四川省教育厅扎实抓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搭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测智能平台、打造了“说句心理话”品牌活动,全省中小学校学生心理档案建档率97.8%。而根据2024年2月印发的《四川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四川到2025年,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要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要更加完善,努力实现我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评“六个全覆盖”。 (综合“四川教育发布”、四川新闻网、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