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04|评论: 0

白鹤山与鹤林寺,充满神秘感的成都名山宝刹(五)

[复制链接]

                白鹤山西岩寺与弥勒佛
               许龙 高祥君 唐文栋/文图
       看过白鹤山上的“点易洞”,沿西岩山路朝西再行十数米,就可看到悬崖峭壁上残存的十余座石窟佛龛,据说这里就是早已不在的西岩寺石窟。
       佛龛石窟是沿着西岩峭壁开凿的,其中有一龛甚大,应是主龛。老一辈人讲,上世纪五十年代,仍有大殿罩于主龛上。当时,大殿内是石窟,窟内外建两楼一底的殿堂。石窟内曾塑千手观音像一尊,身高几至龛顶,高矮胖瘦与今旁边的弥勒佛塑像相差无几。可惜殿宇早毁,好在龛的外壁上尚残存有穿斗抬梁的眼孔,为逝去的殿宇作存在过的佐证。石窟上有一小洞,人称“求子洞”,当年人们重男轻女,多站在殿堂二楼上朝洞里丢钱币,求观音赐子。
       据考证,观音殿只是西岩寺的一部分,而且还是悬殿,大有悬空寺之风采。
       宋人郭印《西岩轩》诗句“秀(此字应为“山+献”)修异立,枯岩半屋悬”中的“枯岩半屋悬”,就是指悬挂在峭壁上建筑独特的西岩寺殿宇。据二十年前出版的《邛崃县志》记载:“靠近漏米洞的七个佛龛下方,残存岩刻七则,其中仅有一则之文字尚可辨认,略云:“……字小范,号劓轩……以尚书郎起上南三郡,再经虏地改元,正朔如故。……平生读书饮酒容,乃一旦书生残戌马之场”。这些残缺不全的岩刻文字今已荡然无存。对于西岩寺,明《四川总志》卷十三“山的川”指出,其“与翠屏(阁) 比邻”,宋陆游也有诗赞“西岩独擅鹤山秋”。
       漏米洞弥勒佛像在白鹤山西岩寺遗址之西,紧挨原观音石窟。其石座旁的丙辰年题记,标明其刻建于民国5年(1916年)。石窟高约10米,深约3米。佛躯高5.2米,盘腿打座于六方形莲台的须弥座上,躯体肥硕,两耳垂肩,袒胸露腹,笑口常开,慈祥之态可鞠。台下设基座,座周刻有龙、凤浮雕和树森、花卉等图案。座前右侧有一石雕侍者,左手握方印,右手执令旗;左侧有一株石雕摇钱树(柱),荷花盘绕,上刻众多小钱,大有一摇便落的趋势。从现在的眼光看,两待者代表了“权”和“钱”,是葆是贬不得而知。据《临邛镇志》记载,该佛是“民国初年,人称杜居士的镇人杜殷氏,晚年时与管姓、陶姓、杨姓镇人相邀于此筑室奉佛。民国五年(1916年),杜殷氏与肖姓镇人倡建,就山岩修凿大佛一尊。”上世纪五十年代,毁佛成风,有人曾敲坏大佛肚胸,发现肚内满盛盐、茶、米、豆。修复以后,居士们盛传毁佛之人已被大水牛用角顶死,受到报应。其真实性如何,也可能是善男信女们对破坏古迹之人的诅咒说法吧!
       但愿今后不再发生如此毁寺损佛之悲剧,多一些保护、重建的盛举。
       近年白鹤山新建了数公里长的环山游石板小道,沿小道增添了不少休闲娱乐设施。鹤林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殿堂及周边环境保护性维修、改建。山上新植了不少红叶树和花草,山下扩建了山前广场,白鹤山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前来游山拜佛的市内外人数量猛增,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平时也有不少人前来烧香拜佛,登山锻炼身体,成为成都临邛古城又一处受人欢迎的景区景观。
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402082249front2_0_7417959_Foc_slHXSAhT_LNluPwe3GU50fr6.jpg
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402082249front2_0_7417959_FoJoq41-bwyvwGeDhqBv-x03Njk1.jpg
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402082249front2_0_7417959_FlIpqf6gjKZ3w0o0gZuSkP3EQXfP.jpg
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402082249front2_0_7417959_FnfvBG4vG_Y_nDheFsaK_M1XyzmI.png
https://picapp.mala.cn/forum/20250402082450front2_0_7417959_FsYH49Sl0q60-QuD-ZvXOsfyaN4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