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六四先生诗词赏析上的发言
——以诗养心,以德延寿
何壮远
尊敬的各位来宾、诗友们:
今日,我们相聚于此,既是为追思刘六四先生的诗词造诣,更是为感悟他留给我们的生命智慧。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用98载春秋书写的人生答卷,如同一首意蕴悠长的诗——字句间有山水的辽阔、有人情的温暖,更有一种超越生死的豁达。
一、心胸豁达者,自有生命气象
刘老的诗中,既有“青山不厌千杯酒”的豪迈,也有“细雨斜风过小桥”的从容。他的作品从不困于个人得失,而是以天地为纸、以岁月为墨。这种开阔的格局,源于他“宽以待人,和蔼可亲”的处世之道。
“诗心即人心,心宽了,笔下自然有山河。”面对人生起伏,刘老始终以“笑看风云”的姿态坦然接纳。无论是时代的更迭,还是个人的荣辱,他皆以诗化解、以情包容。正是这份豁达,让他的生命如松柏常青——心无郁结,气血自通;胸怀坦荡,百病难侵。
二、淡泊名利者,终得精神滋养
刘老一生“不求名利,但求心安”。他将诗词创作视为生命的修行,而非功名的阶梯。无论是培育新人,还是参与公益,他总是默默耕耘,甘作“春风化雨人”。
《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刘老对名利的淡泊、对诗词的纯粹热爱,恰恰暗合养生之道。“明月清风常作伴”,不仅是诗境,更是心境。这种精神的自足,让他远离焦虑与浮躁,在笔墨间滋养出生命的韧性与活力。
三、仁者情怀者,必有生命传承
“新苗破土承甘露,老树擎天护晚霞。”他不仅以诗传道,更以德化人。那些他亲手培育的“诗词新苗”,如今已长成彭州诗词界乃至彭州文化界的栋梁。
中医讲“仁者寿”,儒家倡“德者福”。刘老一生助人无数,将善意化作春风,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功德”?他用自己的言行印证:真正的长寿,不仅是岁月的累积,更是精神的延续。那些被他温暖过的人、被他点燃的诗心,早已成为他生命最鲜活的注脚。
四、诗魂永驻,德泽长存
今日,我们读刘老的诗,不仅要品其韵、悟其境,更要学其心、承其志。刘六四先生的一生,是开朗豁达的一生,是谦逊无私的一生,是不计个人得失、不争名夺利的一生。他的人生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健康与长寿,不在于外在的补品或医术,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德行。
我们应以刘六四先生为榜样,学习他的开朗、豁达,学习他的谦逊、无私。让我们在诗词的海洋中畅游,用诗词滋养我们的心灵,用德行延续我们的生命。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善意,淡泊名利,以诗养心,以德立身,我们也能像刘老一样,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莫道桑榆霞已尽,青山满目是归程。”愿刘六四先生的精神,如他笔下的青山绿水,永远滋养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也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