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过无字碑
李旭葵
人死了入土为安,坟前立碑,寻根溯源,由来已久。
据史记载,在古老洪荒的年代,当时的人死了是没有墓碑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国家,有了贫富分化,有了身份地位悬殊的高低,还有贵族和穷人,也就有了坟墓。对于坟墓,就有了等级严格的大小规定,坟墓也成了坟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标志。
最早的墓碑,是用木桩作为与其他去世的人被葬区别标志。后来在上面刻上墓葬人的姓名、藉贯,以便供后人追思记忆和节日祭祀。木桩年经日久风吹雨刮容易腐烂,便渐渐用石头来代替。还将石头被镌刻成各种装饰形状,也就成了墓碑。从此,墓碑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它既是识别冢墓的标志,又是记载被葬人身世家族兴旺繁衍发展的记事碑,还是具有严格等级身份并对被葬者德行业绩溢美,企图盖棺论定,相信灵魂永存,试图“流芳千古”。从墓碑的变化,透视出历史的变迁。随着星移斗转的岁月沧桑,墓碑就成了特殊的装饰品,有的还成了珍贵有价值的历史文物。这样有墓,也有了碑。有碑,也就有了镌刻的辞文。
从古到今,谁不想光宗耀祖,留芳千古?因此,在过去和现在,有墓有碑并有文,多也。有墓,有碑,但碑上无文,被人们称为“无字碑”实属少见。对于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一般他们死后的墓碑上都有文。但是,历史也为我们留下稀罕的“无字碑”。对于无字碑,虽然众说纷纭,给历史留下了许多存疑,但是经研究分析,对于无字碑,大概有几种说法。
其一,是生前丰功伟绩显赫,后人实感力不从心,不能用文字来记载;
其二,由于活着时坏事做绝,天良丧尽而遭千人骂,万人恨,对其劣迹斑斑无法用文字来记述表达;
其三,在世时功过是非,褒贬争论不一,无法盖棺定论,只好留给后人自去评说;
其四,有的疑心重重,怕死后被人抄坟挖墓,故意在碑上不留文,试图隐名埋姓,在九泉之下求个安定。
据宋代章如愚写的《山堂肆考》和清代梁绍壬著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上所载:“谢太傅墓碑无字,功绩丰功不胜记也。秦太师墓碑无字,秽德魄行不屑书也。(桧死,诏撰神道碑,士大夫无一执笔者)”。
谢太傅,即东晋谢安,四十岁出任宰相,用八万晋军打败了九十万秦军的“淝水之战”,是中国军史上最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以弱制强的典范使历史倍添异彩而熠熠生辉。他死后,墓碑上无字,是因为劳苦功高而文字“不胜记也”。
秦太师,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南宋宰相秦桧,发明“莫须有”的“三字狱”,使民族英雄岳飞惨遭杀身之祸。秦桧病死,全国上下“四方士民相欢庆”。昏庸的宋高宗加封秦桧为申王,溢号忠献,并下“诏撰神道碑”,虽然皇帝亲自下令,但朝廷上下却无人执笔。因此,墓碑上“不镌一字”。后来,秦桧的坟墓被人挖掘,“剖其棺,弃骸水中,人谓真武穆报冤”。
历史上谢安无字碑、秦桧无字碑等,都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了,现在只有在古书史籍里,尚存有蛛丝马迹的文字残存。
唐代,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死后葬于陕西乾县,即古代梁山。她的墓地叫乾陵。陵前有述神碑和无字碑各一座。述圣碑,是武后所撰镌刻记述唐高宗生平的《述德记》。无字碑,是纪念武则天之碑。据传,武后曾遗言,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纵观诸说,主要有三种说法:“夸耀功德”说、“罪孽深重”说、“自知之明”说。果真如此吗?非也。不少史学专家对武则天其人其事早有评说
因此,在墓碑上不刻一字。随着岁月悠悠,武则天陵前高耸的无字碑上,却被后人刻满了字。一代文豪郭沫若触景生情,欣然挥毫写下了《游乾陵诗三首》。诗云:“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这是对女中豪杰、一代雄才武则天的公正评价。
明代朱元璋在晚年,就皇帝墓志铭一事曾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认为皇帝的碑文都是出于后人的恭维,起不到教育后世子孙的作用。这番话可为难了后来那些朝廷出口成章的翰林学士,心惊胆战怕惹祸烧身而不敢动笔,于是明十三陵中留下了十二块无字碑。
玄妙观的无字碑并不是墓碑,它的全名是“清理道教碑”,碑文为明代的方孝孺所写,但他被诛之后,碑上的字也受到了牵连,被抹平了,于是现在俗称为“无字碑”。
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病逝之后,撰写碑文的工作本来交给了汪精卫和胡汉民,但是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后来又由章太炎先生负责,他也的确洋洋洒洒地写完了,可是蒋介石拒绝使用。于是中山陵就出现了一块无字碑,后来感觉实在说不过去,就把“中山先生葬于此” 文字刻在上面。
翻开历史看一看,哪一位坐江山的皇帝不是想长寿百命,万寿无疆,万岁万万岁。都想江山千秋万代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因此都想死后坟墓越修越大,墓碑越修越高,都想在那墓碑上镌刻上搜尽人间歌颂奉承之文字,都想显赫炫耀。但结果,还不是黄梁美梦一场,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历史上不是发生过掘坟鞭尸吗?难怪有的人生前权力极大,坏事做绝,有自知之明,心虛惊恐死后怕坟墓被抄,怕被人从地下被挖出来惨遭鞭尸,干脆来一个一烧了之,骨灰无存撒了,免遭后人清算。有的由后人在死后,偷偷地葬在荒山野岭人不知鬼不晓的地方,不留坟墓。有的故意在多处立假坟墓,让人无法弄清坟墓的真假。墓碑,有无文字,也无法遮掩被葬人生前的是非功过,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从无字碑,可以窥见岁月变幻的风云,那也是历史的一个缩影。
同样都是无字碑,但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含义解渎。坟墓不管你修得再高大,再雄伟壮观,墓碑上文字写得多么肉麻光亮,但也难掩生前是非功过,难逃历史的评判,因为是人在做天在看。对于坟墓只留下无字碑,千秋功罪谁与评说?历史就是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