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柏庐(1627-169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今昆山市)。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曾用精楷手书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并潜心程朱理学 ,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一时颇负盛名。康熙间曾坚辞博学鸿词之荐,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虽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