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简阳人,我是东灌工程的受益者,因为家父和岳父都参加过东灌工程建设,偶尔会听到他们说起当时的情形,我得以慢慢地增加了了解。
打小我就知道,在每年三月十八号这个基本固定的日子,几十里之外的三岔水库会开闸放水。大水远远而来,流过芦葭渡槽,流进江源干渠,流到我家的秧田里,用时约摸一天。那时候年纪小,只晓得三岔水库有用不完的水,没有想过它背后有不凡的来历,其中还饱含着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崇尚英雄的我在多年以后才知道,就在家乡的龙泉山上下,就在我身边的乡亲们中,曾经有过十万之多的水利战士,勇于奉献,开山凿洞、苦战犹酣,硬是凭双手和满腔热血从无到有地建好了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好了一个覆盖面广、保障能力强的人工水网,实现了简阳人民“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夙愿。这便是东灌工程。
据有关资料介绍:简阳东灌工程,在水利系统叫作都江堰东风渠第六期扩灌工程。按其开竣工时间计算,起始于一九七零年到一九八零年,历时十年。简阳人民举全县之力,打通龙泉山,引来岷江水,形成洞库相连、渠网接线的农水保障格局,解决了历史上十年九旱的困境,实际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约七十万亩。自此以后,水润良田,粮食连年高产,有力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随之还带来农业、工业、商业的同步发展,简阳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顺势而为,成功迈进全国经济百强县行列,成绩十分耀眼,引人瞩目。
溯源可知,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劳苦大众推翻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老百姓成为国家的主人翁,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干事创业有奔头。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不懈奋斗,开创发展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汇聚而成澎湃的力量,在实践中展现出来较高的智慧,谱写出特色鲜明的诸多“精神文化”。简阳东灌工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集聚了人民的力量建设而成,其奋斗历程勇智皆丰,已然成为精神文化的巨大宝库。
当年参加东灌工程建设的人们艰辛备尝,他们被称为水利战士,立志战胜困难引水成功。1970年2月20日,龙泉山隧洞破土动工,水利战士先用两年多时间打通龙泉山隧洞,后来继续奋斗,修建了3个大中型水库和一批灌区配套渠系,工程总方量有如天文数字,这在缺少专业机器的年代,要克服的困难何止千千万万!工程有多艰苦呢?战士们有多英勇呢?他们的工具是最常见的铁锹、钢钎和二锤;洞中施工照明依靠马灯和手电筒,亮度有限依然黑暗,用玻璃镜面向井洞以内反光能勉强增加一点亮度,然而无济于事;挖土外运用的是农民自己编的箢篼,挑土人来回跑的趟数多,脚上打起了血泡,还得咬着牙巴干坚持一会算一会;施工现场要通风换气排除瓦斯,他们用竹席卷成圆筒制作通风管道,靠人工扇风排烟,仍然难免缺氧窒息……龙泉山地质复杂,岩层错乱,环境险恶。隧洞施工线上有坚硬的花岗岩,有脆弱的页岩,有随时出现的透水层,还有突然产生的瓦斯爆炸,头上有塌方、脚下有泥石流的威胁,无不危害极大。当时的条件太艰苦了,不允许他们有一丝侥幸心理,不许因马虎大意而出错。在特定条件下的人工作业,如果行为上出现偏差,极易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水利战士们只能苦干加巧干,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增强本领的同时又培养出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带到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自律。年深月久,会发现前辈们身上有着太多的美德,值得永远学习。
我曾经观察过父亲那辈人,他们似乎言语不多,写字讲究工整,做事按照章法,用过的农具,也总是一件一件摆放得整整齐齐。当时不太理解,后来从一些东灌老人的讲述中才听得明白。东灌工程建设期间,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民工,也不会光凭一身蛮力,还得有遵守作业规则的自觉性,再苦再累也要严格按照规矩来。这种规矩意识,仍然是当下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时代仍能发挥特殊而且重要的指导作用。
1980年10月,东灌工程全部完工,在中国水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参加东灌工程建设的广大干部群众,给我们留下来的深度启示永不过时,他们树立的精神标杆指引着后来人继续前进。今天,进入新时代,简阳跃升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相向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担负起新的历史重任。机遇与困难并存,十分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再度聚合交融,需要更多的人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续写东灌英雄奋斗之光。
东灌工程凝聚了众多前辈的心血,由无数英雄战士的智慧和行动孕育而出的“东灌”精神,简阳市有关部门将其以现代视角凝练后表述如下——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担当奉献
自力更生是对志气和性格的淬炼,来自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性格,体现为自信要强、敢为人先的志气。
艰苦奋斗是对意志和风貌的淬炼,来自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志,体现为披荆斩棘、无畏向前的风貌。
团结协作是对智慧和情感的淬炼,来自于“聚沙成塔、积土成山”的智慧,体现为众志成城、感恩图报的情感。
担当奉献是对信念和责任的淬炼,来自于“路虽远、行必至”的信念,体现为功成有我、舍我其谁的责任。
“东灌”精神,是沉淀在一代代简阳儿女血脉中最引以为傲的基因传承。必将砥砺简阳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用实干成就事业,以实绩开辟未来,续写并且再现当年东灌英雄奋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