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9|评论: 0

[走遍四川] 风景名胜(37)南充南部|凤仙桥:百年廊桥 历史上的交通要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9b6ef5a47844f9a1bf039afdc37daa~tplv-tt-origin-web:gif.jpeg

凤仙桥,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桐坪镇南桥村的大山深处,南部、盐亭、梓潼、剑阁四县交界处,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雄姿挺拔。该桥始建于1920年。2016年,凤仙桥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58f694320fa4a5ca1729045cff357b9~tplv-tt-origin-web:gif.jpeg

3799155be8e3490ab3f5e95502b39503~tplv-tt-origin-web:gif.jpeg

48085b0379e54982af2c0847f54a7172~tplv-tt-origin-web:gif.jpeg

b22a12f68207487fac5b791a31494db0~tplv-tt-origin-web:gif.jpeg

591dbff254d4408e8174da11930645df~tplv-tt-origin-web:gif.jpeg

日前,走进凤仙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牌匾,书“海市楼”,继续往桥上走,是“凤仙桥”的牌匾,走向桥中间,是另一块“灵应四境”的牌匾,穿过廊桥来到南面,一块牌匾上书“金鳌渡”。据当地老人讲,当地村民称“飞仙桥”,“金螯渡”与“海市楼”六字寄托了当年人们渴望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与生意兴隆的愿景。

da7119d03c2e4bbca1dc83995fd7f8ca~tplv-tt-origin-web:gif.jpeg

a3bedeb32827439f994f2194084746e6~tplv-tt-origin-web:gif.jpeg

17b743a6dd404a6999a07ee95bb78892~tplv-tt-origin-web:gif.jpeg

98ec0a7ed1cf4808bea3c4ccff0ffe83~tplv-tt-origin-web:gif.jpeg

ab6b669318f5425bbeabcd563511dbee~tplv-tt-origin-web:gif.jpeg

据相关资料显示:凤仙桥始建于1920年,由当地绅士冯国钧联合四姓族人筹款修建,耗时两年完成。桥梁横跨柏林河,地处南部、盐亭、梓潼、剑阁四县交界处,历史上是交通要道,方便商旅与行人往来。

2a90e3dd72fe4c83bb628f3744e09053~tplv-tt-origin-web:gif.jpeg

f789a1dc9405406891e88bd29bfcc300~tplv-tt-origin-web:gif.jpeg

c55cf6381dc5481b857591171f5e2254~tplv-tt-origin-web:gif.jpeg

6de46fec3173445c8dce4a858e524f69~tplv-tt-origin-web:gif.jpeg

c702875a965f4e489c8e7da1a3296794~tplv-tt-origin-web:gif.jpeg

凤仙桥为三墩四孔木质廊桥,全长32米,宽5.8米,采用传统榫卯结构,未使用一钉一铆,桥楼为重檐歇山式,南北两端各有翘角飞檐,中间设小楼台。桥身由28根立柱支撑,桥墩以条石砌筑,护墙呈八字形,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凤仙桥位于柏林河水流自东向西,两岸青山环绕,河面宽阔,周边细柳成荫,沙洲点缀,自然环境幽静秀丽。桥面铺设木板,两侧设栏杆,屋檐悬挂铜铃,桥南原立两碑,一碑记载捐建者名录,另一碑为建桥序文(现存部分碑刻)。

d36f9f36139b4b52a736b0d2329bcae7~tplv-tt-origin-web:gif.jpeg

b95a3be8ee8046b7b347e376b5899fa7~tplv-tt-origin-web:gif.jpeg

b53816afcaa04087bf9fe92351d1e33f~tplv-tt-origin-web:gif.jpeg

桥头假山造型古朴,与廊桥形成和谐景观,桥体虽历经百年风雨,仍保存完整,展现了川北地区传统桥梁建筑的典型风格。

据了解,2021年,柏林河遭遇罕见洪水,桥体受损,当地村民与文保部门迅速清理淤泥并申请资金修复,确保廊桥结构稳固,延续其历史风貌。据当地村民讲,全村人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能让廊桥倒下,还要让它比过去更坚固、更美好。

凤仙桥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凤仙桥不仅是南部县古建筑的代表,也是研究川北地区交通史、民俗文化及传统木构建筑技艺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保护工作体现了地方政府与民众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传承地方历史与推动文旅融合提供了载体。



编者按:“深化文旅融合,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擦亮四川各地“风景独好”文旅名片。从2025年3月1日起,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将在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走遍四川》专栏中陆续推出《风景名胜》,寻觅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等人文景物,激发四川各地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旅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为游客当好风景名胜的“活地图”。

文字整理:陈鹏 | 摄影:苏东华

责任编辑:全网新媒体采编 王绮雯

内容审核:央省融媒推广采编 童铃

值班主任:李崛 | 值班总监制:苏东华

出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


百年古桥

百年古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