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以“AI引领产业投资新风向”为主题的“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在北京举办。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AI)核心产业规模已达近6000亿元,并且仍在快速增长。AI投资涵盖生成式AI、AI智能体、专有AI模型、算力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其中,生成式AI在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视频生成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而AI智能体的商业化条件也逐渐成熟,成为2025年的投资热点之一。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张晓燕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AI投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AI基础设施,这是支撑AI发展的基石,包括算力芯片、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云计算、量子计算等;二是AI+赋能应用,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借助AI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在金融、制造、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本次大会提供的政策指导,将加速中海信(成都)新质产业城在“AI+航空航天”领域升级的步伐。
值此AI未来论坛大会契机,中海信新质产业城将依托成都市政府打造的金融创新生态,构建多维度产融结合赋能体系。园区重点聚焦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卫星互联网、军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覆盖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成果转化的全要素创新链。这一发展路径不仅将加速建设成渝地区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更将通过构建产业基金联动平台、完善孵化加速服务体系,为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夯实创新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