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龙护舍利塔,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古镇东侧,古称“雒县塔”、“福感塔”、“晋源塔”和“孝泉舍利塔,始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年(1342年),历时12年建成,后经多次修缮,现为四川省现存唯一一座元代砖塔。塔高约33米,为十三层密檐式方形砖塔,塔基高2米,外饰龙形纹饰,塔座四周有青狮白象雕塑,具有鲜明的元代建筑风格。塔内供奉佛舍利,地宫中可能存有佛教圣物,南侧还保留明代藏经楼一幢。1991年,龙护舍利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龙护舍利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护舍利塔为典型的元代砖塔,建筑结构严谨;十三层密檐式方形砖塔,逐级向上收分,塔顶覆盖琉璃瓦;塔基雕刻龙纹,塔座四角有青狮、白象雕塑,塔门题有“龙护舍利宝塔”及佛教偈语;塔内共五层,每层设塔心室,一至四层顶部保留砖砌斗拱和藻井残存壁画,五层顶部为空井,连通天宫。天宫位于塔顶,贯通外观十一至十三层,穹顶设计独特。
龙护舍利塔的修建与“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传说密切相关。传说孝泉镇因“姜诗孝亲,涌泉跃鲤”的故事得名,汉代曾建塔纪念,隋代在原址改建木塔,元代赵氏兄弟出资改建为砖塔,并融入佛教元素,成为当地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塔内佛像和壁画反映了元代佛教艺术与汉地文化的融合。
作为四川省唯一元代砖塔,龙护舍利塔是研究宋至明清砖塔演变的关键实物例证,其建筑工艺、装饰艺术和佛教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塔内残存的壁画、斗拱及地宫舍利等,为研究元代宗教、艺术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记载,塔身保存较为完整,但历经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塔体出现局部倾斜和砖石风化现象。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另一同名砖木结构龙护舍利塔(位于汶川县映秀乡)曾遭受严重破坏,塔身倾斜、屋顶坍塌,凸显古塔抗震能力的不足。德阳龙护舍利塔因历代修缮,目前整体结构稳定,但仍需持续监测保护。
游客对龙护舍利塔的精美雕刻和历史文化内涵赞不绝口。塔身青狮白象雕塑、密檐式设计及佛教题字吸引众多访客,成为孝泉古镇的标志性景点。有游客感叹:“塔身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能感受到元代工匠的匠心独运,实为巴蜀文化的瑰宝!”。
编者按:“深化文旅融合,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擦亮四川各地“风景独好”文旅名片。从2025年3月1日起,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将在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走遍四川》专栏中陆续推出《风景名胜》,寻觅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等人文景物,激发四川各地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旅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为游客当好风景名胜的“活地图”。
供稿人:苏东华(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全网新媒体采编 王绮雯
内容审核:央省融媒推广采编 童铃
值班主任:李崛 | 值班总监制:李飞
推送出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