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剧剧本3《海丝魂之烧番塔》原创作者:汤斌斌(五幕传奇剧·专业演出本)
 
 
 编剧: 汤斌斌
 【总纲说明】
 主题:以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为背景,通过「智擒番谍」「血战镇南」「铸钟兴学」三线交织,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韧性。
 艺术特色:
 1. 曲牌架构:全剧采用【红衲袄】【新水令】【锁南枝】等传统曲牌填词,融入岭南木鱼歌调式。
 2. 非遗转译:文昌塔构造以川剧「叠椅功」呈现,法军炮舰化用纸扎彩船工艺,合浦角雕技艺转为木偶机关。
 3. 功法设计:武戏突出「变脸」「踢枪」「喷火」绝技,文戏强化「抖髯」「甩水发」「踏罡步」程式。
 
 
 
 【角色谱】
 | 角色 | 行当 | 造型要点 |
 |--------------|--------------|------------------------------|
 | 冯子材 | 红生(靠甲) | 白髯赤面,关刀缀南海明珠 |
 | 王乃宾 | 文老生 | 素蓝官衣,袖藏角雕木鹰 |
 | 法军孤拔 | 丑(白鼻) | 高鼻面具,洋装缀清廷补子 |
 | 疍家女 | 花旦 | 渔网披肩,银铃脚镯 |
 | 刘显强 | 武生 | 赤膊扎红巾,腰缠火药葫芦 |
 
 
 
 【第一幕:丝路惊雷】
 场次:北海港劫掠
 场景:虚拟海浪(水旗手八人成阵),天幕投影明代《更路簿》图谱
 曲牌:【红衲袄】【飞梆子】
 
 (【红衲袄】头子起,疍家女踏浪舞上)
 疍家女(抛网唱):
 “月娘跌进廉州湾,
 红单船载珍珠还。
 番塔顶上三更火,
 照见丝路十八滩!”
 (帮腔骤停,法舰模型从天幕降)
 
 法将孤拔(操川普韵白):
 “法兰西火炮赛雷公,
 清国猪仔快鞠躬!
 (掏怀表狞笑)
 此物能收南海水,
 时辰一到葬蛟龙!”
 
 李起高(踢枪接【飞梆子】):
 “番鬼莫要嘴巴臭,
 合浦男儿硬骨头!
 (旋子劈叉)
 渔叉专挑西洋眼,
 (喷火特技)
 火烧你个光胴胴!”
 (众团练摆「七星阵」,法舰退场)
 
 
 
 【第二幕:月葬花塔】
 场次:文昌塔擒谍
 场景:九把木椅叠罗汉为塔,纸扎鬼火飘动
 曲牌:【新水令】【扑灯蛾】
 
 (法国间谍戴傩戏「夜叉」面具上,踩矮子步)
 法谍甲(唱【扑灯蛾】):
 “葡萄酒瓶当绊马,
 (倒提酒壶踉跄)
 花塔顶上画炮架。
 (抛磷粉绘地图)
 信鸽传书到巴黎,
 明日炸平乾体坝!”
 
 (王乃宾拄卦旗上,拂尘藏刀)
 王乃宾(踏禹步唱【香罗带】):
 “莫笑书生扶乩忙,
 罡步踏破阴谋网。
 (甩髯口)
 袖里飞出合浦隼,
 (木偶鹰叼信)
 角雕啄碎野心狼!”
 
 (刘显强「倒僵尸」殉国,血染白袍)
 
 
 
 【第三幕:镇南砺魂】
 场次:石墙血战
 场景:布城绘长城纹,红绳代竹签阵
 曲牌:【锁南枝】【园林好】
 
 (冯子材「起霸」上,关刀劈空)
 冯子材(唱【锁南枝】):
 “七旬白发立南天,
 石墙便是脊梁骨!
 (刀花劈斩)
 左劈挑翻巴黎塔,
 右斩断尽列强鞭!”
 
 冯子材次子(「抢背」中弹,唱【园林好】):
 “爹把石墙当碑竖,
 儿愿化泥补裂处!
 (摔僵尸)
 魂随丝路千帆去,
 夜夜回望乾体埠……”
 
 (王乃宾挥旗布「八卦阵」,电码声化锣鼓经)
 
 
 
 【第四幕:铸剑为钟】
 场次:海门书院新生
 场景:火炮熔炉与书案虚实相生
 曲牌:【江头桂】【北新水令】
 
 王乃宾(抚钟唱【江头桂】):
 “硝烟散尽书声朗,
 废炮熔作钟声扬。
 (击钟)
 西洋利器终生锈,
 唯有诗书万年长!”
 
 冯子材(捧《海国图志》上,对拜唱【北新水令】):
 “当年血火淬刀剑,
 今朝笔墨写新章。
 (执手)
 文武本是同根树,
 共护南海丝路香!”
 
 (童声诵经中现「烧番塔」剪影,火幕升起现现代都市)
 
 
 
 【尾声:薪火长明】
 形式:戏中戏(现代剧团演绎烧番塔)
 处理:
 1. 古装百姓与现代青年共舞火把,虚实交融。
 2. 番塔火焰化为北斗投影,暗合海上丝路航向。
 3. 全体演员川剧「亮相」定格,幕后人声诵:
 “火烧番塔照夜天,
 不是冤仇是警言。
 丝路魂在民心聚,
 海角处处有汉关!”
 
 
 
 【舞台技术提示】
 1. 非遗道具:
 法军炮舰:竹编纸扎彩船,内置火药彩喷装置。
 文昌塔:九把特制木椅,椅背雕刻合浦汉墓纹样。
 2. 功法设计:
 「叠椅擒谍」:武生椅顶「倒提靴」接「云里翻」。
 「血染白袍」:刘显强中弹时甩出红绸代血迹。
 3. 声效处理:
 电报声转化川剧锣鼓「冲头」「急急风」节奏型。
 
 
 
 【创作注】
 1. 历史转译:文昌塔测绘数据源自合浦县文物局,红单船制式参照《广东海防汇览》。
 2. 伦理建构:通过「七旬跃墙」「儒生擒谍」「肉身挡弹」三重牺牲,诠释「忠义智勇」的东方伦理。
 3. 技艺再生:合浦角雕「鹰隼夺信」桥段,采用木偶机关与川剧「藏刀式」融合技法。
 4. 剧团适配:全剧需12名武行、8名文场,布景可简化为「一桌二椅三把火」,适合市县剧团巡演。
 (全剧时长约150分钟,含20分钟幕间换景,可根据场地调整为120分钟精华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二度创作需获授权,未经许可不得商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