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当我满怀信任走进广安区家和通讯城,电信业务员信誓旦旦的承诺犹在耳畔:"套餐流量用完以后网速等同5G""资费比移动更低"“套餐5折”。正是这些诱人的说辞,让我踏出了携号转网的决定。殊不知,这竟是为期一年的维权噩梦开端。
转网当月便遭遇晴天霹雳——所谓"无限流量"实为蜗牛网速!视频加载永远转圈,工作文件传输频频中断,电梯地下室永远无信号。当全家老小围着路由器干等时,我才惊觉:所谓的"网速等同5G",不过是电信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
熬过半年煎熬,2024年10月再次踏入营业厅无奈选择套餐升级。面对电信人员提出的众多增值服务,我在录音中再三声明:"绝不同意办理任何业务!" 然而电信的"魔法"再次生效——次月竟凭空多出长达三年的增值服务!更荒谬的是,当我手握铁证要求撤销时,得到的竟是冰冷的回应:"签字即同意,违约金自付。"
面对12345投诉,电信上演"变脸大戏":要么强索1200元"设备赎身费"(实际市价仅245元),要么玩"留号观察"的文字游戏。当我质问"受害者为何反要赔偿"时,对方竟轻飘飘抛出:"可以取消那个业务嘛"——仿佛这36道违约枷锁,只是场可以随时叫停的儿戏!
整整300多天,我从青丝熬出白发,始终想不通:
1. 动辄百页的格式合同,是否早已沦为欺诈工具?
2. 当消费者举着录音自证清白,为何敌不过一纸"被同意"的签名?
3. 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下,央企巨头何以敢如此践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此刻写下这些文字,我已经准备支付1200了,不为赔偿不求施舍,只求用血泪经历警醒世人,:
当您走进电信营业厅,请准备好录音笔、摄像机、放大镜;
当您看到"优惠套餐",请默念三遍——这可能是36个月卖身契的开端;
当您想维护权益,请记住:有个普通人曾用300多天光阴,换来一纸"可以撤销"的空头承诺。
泣求相关部门彻查,望天下再无第二个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