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校领导、全体教职工及社会各界同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坚信学校是传道授业的圣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然而,巴中市第三中学近期在管理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已严重挫伤了一线教师的教育热忱,更动摇了教育公平的根基。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怀着对学校的深切期待,现以公开信形式表达诉求、阐明立场。 一是分配不公平。全校大部分教师早上8点左右到校,有的还有晚自习,每天挣8元钱一节的课时费,每月课时费384元,而学校后勤中的个别人员,每天朝九晚五,干的是杂事,没有什么工作业绩,资历平平,每月的课后服务却能分到900多元课时费,更令人费解的是,个别中层干部在享受职务津贴的同时,课后服务收入竟超一线教师2倍多。特别是学校主要领导在4月召集人员修改分派方案,在未经民主协商、未公开公示的情况下,单方面修改分配方案。此举不仅违反《中小学财务制度》中“重大开支需经民主决策”的明文规定,更剥夺了教职工的知情权(《教师法》第七条)、参与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第五条)与监督权(《教育法》第三十条)。我们不禁发问:教育公平的底线,是否已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二是管理不合理。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行三严查无加强这没有错,严格要求教师的备课上课。但是学校领导做到了严格要求别人,却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更令人痛心的是,学校领导干部“坐而论道多、躬身示范少”的工作作风,已形成负面示范效应。当管理者自身成为制度的破坏者,又如何要求教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准则?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中都还有人没有做到,在教师中间也没有形成带动示范作用。普通老师上个厕所、去弄药都要在教师群进行报备,再反观学校有的领导,该自己做的事情不做,让别的老师或下属去做,该自己管的不管,不该自己管的瞎管。 三是导向不正常。机构臃肿,学校各种领导一大堆,能干事的人有多少,把事情干好的有多少,学校的中层干部大部分在混日子,只领钱,不干事,严重侵占教师权益。学校总要求教师和其它好的学校比,却没有比待遇,比对老师的尊重,别的学校为教师定做服装,为老师提供生日蛋糕券,三中教师却连基本尊严都难获保障。三中的领导提出要做幸福的三中人,我想问问三中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答案或许在领导的口中。 教育公平,始于校内公平;师道尊严,源于制度尊严。我们呼吁学校以刮骨疗毒的勇气直面问题,莫让“尊师重教”沦为墙上的标语,莫让“幸福三中”成为虚幻的泡影。教育需要温度,而这温度,首先要温暖那些在讲台上燃烧自己的人。
|